咨询电话:13501208501(马老师),400-007-9000
取消
长庆文化之我见
发布时间:2013-08-29 15:02  文章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次

 

——在长庆文化研讨会上的发言

 

文 黄健江

 

 

缘起: 

最近,华夏基石正在为长庆油田提炼企业的文化。核心的命题是,发展了近半个世纪的长庆油田,究竟形成了怎样的文化?具体地讲,就是要: 

——对长庆半世纪的发展历程做一个系统回顾; 

——并基于此,对为什么长庆油田经历了半个世纪的默默奋斗才铸就出“西部大庆”这么一个艰难而复杂的历程做一个系统而又简要的回答; 

——对半世纪里所有为长庆石油而奉献的人们以及他们身上蕴含的宝贵精神财富做一个全面但又精炼的总结; 

——对指引长庆油田未来发展道路的精神支柱做一个展望。

所以才会有今天的长庆文化研讨会,也才有我的这个发言。

高度: 

站在前面所提到的视角,长庆文化的提炼,我个人认为,要并用“两个高度”: 

1. 历史的高度,同时也必然体现时代的高度。

2. 全球的高度,同时也必然代表中国的高度。

方法论: 

什么叫提炼?就是你要用一个很精炼、很简短的逻辑,把这么漫长的历程、这么复杂的情况给解释清楚。

所以文化提炼的最好方式就是讲故事。但是故事说来话长,只有拎出其中最为核心的关键词,才能做一个非常快的速写,轮廓非常清晰,主题非常突出,提炼非常到位,表达非常简洁。

要用这么一个东西,来统帅我们的文化提炼工作。甩出去,它是鸿篇巨著;收回来,是一个半个小时就能够讲清楚的故事。

 

 

 

 

 

循着这个思路。对长庆文化,我总结了4个关键词,希望它们合起来,能够构成一个故事。

(一)石油

第一个关键词,说的是长庆文化的基因。毫无疑问,就是“石油”或者说“油气”了。之所以说它是长庆文化的源泉: 

1. 长庆干的就是石油或者说油气这个事业。“石油”是这个事业特有的内涵,也是他的特质。一切长庆的文化都是从油气开采这个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繁衍出来,不是基因是什么? 

2. 油气是工业化、现代化的动力源泉。中国近代以来就是一个贫油少气的国家,因此新中国一成立,在战略上就定下了要找到大油田的总方向,东建大庆,西筹长庆,以支撑在西方封锁条件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那么“我为祖国献石油”这么一个简单的思维方式,自然而然就演变成了全体中国石油人对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社会进步的使命。

文化是使命的产物。从这个意义上讲, 长庆人的一切奋斗,一切在奋斗过程中产出的物质成果,铸就的精神丰碑,都是“我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所激发出来的。所以说油气是长庆文化的基因,这是第二个理由。

3. 第三个理由,作为现代中国石油人的一个组成部分,长庆不是独立在战斗,而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长庆的文化也必然是受中石油集团文化的指导的,其源泉来自于中国石油人近百年来锤炼的宝贵精神,是“爱国、创业、求实、奉献”在鄂尔多斯高原实践的具体化。从这个角度看,油气也构成长庆文化的基因,这是第三个理由。

什么叫文化基因?通俗讲,文化基因就是构成:(1)你干什么的;(2)你从哪来;(3)到哪里去,这三个问题的基本答案的那些东西。对长庆人而言,“我们”是搞石油的,是现代中国石油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为祖国献石油的使命和责任感! 这就是长庆文化的基因! 

另外像解放军文化、陕甘宁文化等等也从一个方面回答了长庆人“从哪里来”的问题,算是长庆文化基因的一部分,当然不是主线。

(二)磨刀石

第二个关键词,说的是长庆文化形成的基本环境。形象地说,那就是三个字“磨刀石”。

半个世纪里,长庆人面临的最大难题, 就是从像磨刀石一般的岩层中,搞出石油来。这种岩层,甚至比磨刀石还硬,还密不透风,毫达西太低。在国外,到目前仍然是不打算用来开采的! 

不仅如此,这些磨刀石的分布还很不集中。37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看起来到处都是油气井,但单井产量都很低,往往只有2、3 吨,只是大庆的零头,更不消说中东地区的优质油井了!资源整合与集中利用的空间非常小,建设与运营成本都必然高。要从这么个地质条件里搞出石油和天然气出来,还要实现经济有效开发——也就是说,采出要具备经济性,真真是难上加难。所以几十年甚至上百年来,国内外都说在鄂尔多斯高原上采油搞气,是个世界级的难题! 

第三个难题。放眼中国,或许只有在长庆人所赖以生存的鄂尔多斯盆地上,才会有资源竞争的开采格局。在这里不仅有央企之间(中石油与中石化)的竞争,更有央企与地方国企之间(作为中石油子公司的长庆油田与陕西省所有的延长油田)的竞争。经常情况下,矿权的竞争还是非理性的,在过去十多年间,光是人命,就死了几十条!这样的环境在大庆没有,胜利也没有,只有长庆有。

最后一个,是自然条件的艰苦。长庆人工作和生活的外部环境,是黄沙弥漫、黄土高坡、戈壁荒漠。是这么一种难以忍受的气候和工作生活环境。我们有很多的语言来形容它,比如说“晴天四两土、雨天一身泥” 什么的。

长庆人的油气开采,就是基于这么一个环境。尤其是油气开采的地质难度,相信在世界油气采掘史上,也是不多见的。大庆那个地方自然条件不怎么样,冬天极冷,但油气资源条件比长庆好太多,所以不用几年就能整出个世界级的大油田;中东那些地方虽然也是沙漠,油气资源条件就更好了,有些地方油气资源不用你费多大劲,它自己就井喷出来。美国也是,得克萨斯油田在19世纪开采的时候喷出来的油都堵不住,天然气只能让它不停地燃烧。这些都是长庆人不敢企羡的。我听人家说,全世界大致只有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其采掘的难度能够跟咱们长庆有一拼。所以它叫革命,可见难度之大。

所以磨刀石这么一个基本环境,带给几代长庆人最主要的一项宝贵财富,就是深深的危机意识和压力感。我前两年在长庆提“挤压”哲学,其实也是讲这种环境压力之下长庆人是如何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毛泽东讲,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就是这个道理! 

这里不要把危机意识和压力感看作是负面的东西,没有这个环境压力和我们的危机意识,也许依照长庆地底下蕴含的资源量, 我们早已经成为特大油田了,不用等到今天。但那样的话,所形成的文化就一定不是今天我们长庆的文化。

所以虽说“磨刀石”并未构成长庆人工作的全部环境,但其所代表的困难和挑战, 是大致可以用来概括长庆人成功之难的,而要破解这一切,呼唤的是一种革命性的精神境界和突破性的创新思维。

 

 

【以上资料均属节选、详文请阅览印刷制品】
 
 

 

自媒体
备案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9000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A座6层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chnstone.com.cn
Copyright @chnstone.com.cn All Right Reserved.北京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