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13501208501(马老师),400-007-9000
取消
未来的管理:从机器系统到知识系统
发布时间:2020-10-21 14:30  文章来源:华夏基石   作者:包政   点击:次
德鲁克的观点是,企业要使工作者有成就,要使工作有效率。面对未来,他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讲,除了工作要有效率以外,工作者“做工作”要有成就。怎么能做到这一点?
过去的时代结束了,现在已经发生的事情,是供求关系逆转了。这会带来什么后果?生产领域不再是竞争的强有力武器,它向两头延伸,一头是商务活动领域(参见拙作《营销的本质》),另一头是研发活动领域。营销和创新才是企业价值创造的职能,生产只是成本。
由此引发了下一个变化——知识劳动成为企业中的主体,再有就是互联网时代来临了(参见拙作《互联网的本质》《管理随笔》,原名分别为《互联网创新之我见》《管理者随笔》)。接下来摆在我们面前的就是从机器系统到知识系统的转变。
   
离开了机器如何保障效率?
过去是机器系统代替人力,未来是知识系统代替人力。即德鲁克所讲的以机器代替人力、以知识代替人力。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的是拧螺丝的人,在这个岗位创造不了太多的价值,大多数价值全是靠机器创造的。
而当营销与创新人员离开了机器的时候,必须有一个系统的支持,使他的工作变得更有效率。
营销系统、销售系统、市场系统,如果没有一个知识系统来支撑每个人的工作效率,人均销售收入和人均利润肯定是很低的,这是一个大问题。必须依靠知识系统提高每个工作者的效率,同时提高工作者工作的效率、提高“做工作”的成就感。
如何建立知识系统?互联网不是给大家提供平台去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房子,而是共享人的智慧和大脑。
Facebook正在这么做。华为不是一家互联网公司,但它也在依据互联网技术做内部的平台化共享,如果华为不做互联网共享,很可能未来就没戏了。
过去机器系统只是让工人转成工序,变成“做工作”的一个附属,按照工作的要求做好、做到位。在那个时代,劳动分工的实质就是工序的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只是工序与工序之间的关系。所以,分工之后的一体化是依靠机器实现的,因此是技术经济的一体化。但是营销和创新的工作者一旦离开了机器系统如何保证效率?必须要构建知识系统,这是正在发生的未来。
 
构建知识系统依赖于每个知识工作者的贡献
 一直以来,我们对知识工作者的概念认知是偏颇的,从管理视角来看,不应该分体力劳动、脑力劳动。这个区分是带有歧视性的。按聂卫平的说法,下围棋是项重体力活动。并且,进行体力劳动不用脑子也是不可能的。德鲁克也说过,现在很多工人也都是知识劳动者。所以,知识工作者正确的概念是什么?
从管理的视角来说,要区分的是“做物品的劳动者”和“做事情的劳动者”。如果你是做物品的劳动者,就依靠机器系统继续发挥长处;如果你脱离了机器系统,一定要依靠知识系统来提高你的工作效率。
这是我们没有学会的。原因在于,构建知识系统并不依赖于效率工程师或者传统意义上的经理人,而是依赖于每一个知识工作者的天赋、创造性和主动性,以及他们创造知识和贡献知识的意愿。这是关键。
 
 企业的组织原则:社会心理一体化
我在《企业的本质》第二章谈到企业的宗旨“三喜欢原则”。这是我们在研究怎么写《华为基本法》过程中学习到的。当思路不畅时,发现本田技术研究所的本田宗一郎和本田的创业者藤泽武夫,两个人对谈怎么能够永续经营。他们讨论了很久没理出头绪来,因为长久是不可预测的,所以就倒过来看,什么企业在什么情况下倒闭了?首先是现金流断了。现金流不是本质,比它更为根本的是产品。产品也不是本质,本质是人。比如谁设计摩托车、谁来买卖摩托车?如果人不对,肯定做出来的东西也不对。最后他们发现一定要有好的理念,把这些优秀的人集合起来形成一个生态,所以确定了“喜欢原则”。到现在,它的宗旨还是让消费者喜欢、让经销商喜欢、让员工喜欢。
中国人从古至今有一条基本原则——“成人达己”,“己欲利而利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与本田汽车的“三喜欢原则”有些吻合。但是现在的企业或许没有意识到这点,或者是意识到、想做到而没有做到。以华为来说,它对“以顾客为导向”的注解:“要在……通信领域中实现顾客的梦想,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努力使华为成为世界级公司。”这两句话其实不对,如果倒过来表述为 “依靠点点滴滴锲而不舍的努力去实现顾客的梦想”,就能很好地体现顾客原则了。如果不倒过来,只能说它表述的是任正非的帝国梦想,而不是顾客的梦想。
再看华为现在的员工原则怎么写的?“认真负责管理有效的员工队伍是企业的财富……尊重每个人的个性,不迁就有功而落后的员工。”我认为这句话还是欠妥。看《华为基本法》时,我从德鲁克书上抄下来的是“认真负责的员工队伍是企业财富的源泉”。员工是创造财富的源泉。人不是资源,你不能把自己当资源。这句话被改成了“管理有效”。不能把“管理”加在基本法当中。管理是企业的职能,如果承认员工是财富的源泉,就要讲企业跟员工是什么关系。
稻盛和夫讲得很清楚:企业永远是员工生活的保障,这不是雇佣关系,而是心灵的归属,是做人的尊严,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呼醒全体员工的良知和良心,协同起来为顾客做贡献。社会心理一体化不是管理的任务,从根本上说,是企业建立时在组织层面上一定要确立相应的原则,回答员工跟公司是什么关系。
很多人都说我太理想化了。这话说对也对,说错也错。如果我们没有理想为什么到这里开会?如果我们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到这里瞎做有什么意义?你知道什么是对的而做不到时,理想和现实背离,没关系,知道对的在哪里才可以。我们要在企业制度上创新、从根本唤醒良知和良心,让其愿意贡献知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和天赋。有了这些才能构建知识系统,否则是不可能的。
现在流行一句话——“管理是赋能”,其实在目前这种层面上,管理是赋不了能的,如果管理是行政化的,那管理就只是让员工完成KPI,而根本无法赋能。
 
制度创新在企业层面而非管理层面
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是建立在一定历史条件和社会制度形态上的,到今天我们应该再植入一个人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我们要唤醒企业里人的良知和良心,愿意去为组织一体化做知识上的贡献,至关重要的是让大家能够共享知识。我们现在依然处在现代企业制度的条件下,但是面向未来,我们必须学会自主创新、企业层面上的创新。
企业是分工基础上的组织,因此要建立起有效的分工一体化关系体系,而且使每一个人在社会心理层面上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然后围绕着顾客、围绕着市场,谋求长期存在的价值和理由。制度上的创新一定是在企业层面上的,而非管理层面上的,否则管理根本不可能赋能。
明茨伯格讲,高端人士的头脑中往往有两套观念相左的体系,以便使之能够有效地了解过去、把握未来、处理好当下,否则我们将会一头栽倒在那些不可跨越的鸿沟里面。这是我的忠告。
 
将行政体系变成管理体系
 给大家推荐《梅奥的本质》这本书。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讲梅奥兄弟俩如何把一个基于产权的行政体系变成一个管理体系。
原先诊所性质的公司怎么进行公司化运作?梅奥兄弟俩发现,大牌医生们不愿意把十年八年积累的病例、知识贡献出来,所以他们认为自己必须首先做出牺牲,于是他们就把名下所有资产都捐了出来,变成梅奥的产业协会。这个协会当中有12个信托人守住资产让其增值保值,增值部分扩大再生产追加投资。没有一个人可以在资产收益上获得好处,也没有一个人可以把自己管理的资产当作遗产,让儿女能够在加勒比海岸度假。
梅奥兄弟在20世纪就干了这么大的一件事,迄今为止,梅奥已经有150年历史,全中国医药行业都在学梅奥。梅奥所在地罗切斯特,一个当年只有十万人的小镇,如今却成为了全世界医药行业当中的麦加——朝圣之地,而且是美国首屈一指的公司化运作医药企业。他们是怎样建立基于人本主义的管理体系的?所有的医生把他们的病例贡献出来,形成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衍生出来新药的开发、新治疗方案的开发,同时衍生出来医务人员如何照顾不同年龄患者的知识体系。梅奥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另外,从行政体系到管理体系,企业内部还有两种协调方式:市场法则和管理法则。未来将通过互联网的方式、积分的方式,形成数字协调的方式。而数字化协调以后每个人对企业做的贡献,其中绩效上的贡献以及其他方面的贡献都可以通过积分形成产权,由此解决全人类工业化以来的一个难题——如何让每一个人能够变成劳动的共同体,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西方社会解决了资产的人格化问题,而在互联网时代,我们将有机会在解决资产人格化的基础上,实现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

自媒体
备案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9000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A座6层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chnstone.com.cn
Copyright @chnstone.com.cn All Right Reserved.北京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