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根据2018年10月26日晚《认知革命:数字生存时代的管理》《管理架构师》首发式研讨会彭剑锋、吴春波、施炜等教授发言整理(未经本人审核)
文/编辑:张晓倩、刘雪莉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管理咨询及其它业务合作:15967150643(微信号mysoul3或617989295)
2018年10月26日晚19:00—22:40,在第六届十月管理高峰论坛举办之际,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华夏基石e洞察新媒体联合举办了《认知革命:数字生存时代的管理》《管理架构师——如何构建企业管理体系》首发式研讨会,著名管理学者彭剑锋、吴春波、施炜等教授,以及来自华夏基石e洞察的企业家及高管CEO共计60人出席。座谈会上,威卢克斯中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赵金彦、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副总裁荆林峰、广州好莱客创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懿、上海有创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吉红彦、白山云科技创始合伙人张坤等作为华夏基石e洞察粉丝嘉宾做了发言。新书为序、圆桌密话,思想交锋、亲密互动,专家与粉丝畅谈数字生存时代的企业战略思维、生态思维、个体价值崛起等命题,共同探讨以“天下为公”等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中国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将给未来世界带来的优秀案例与价值贡献。以下为研讨会上专家们的精彩发言,与华夏基石e洞察粉丝共享。
彭剑锋:中国管理需要回归常识、回归文化
今天氛围十分融洽,所以我就不到台上讲了,那样像是作报告。站在座位这里讲格外自在亲切。
中国企业最优实践和企业家的管理思想才是未来真正的软实力之所在
首先感谢各位企业家朋友多年以来对华夏基石的信赖和对e洞察的大力支持。可以说华夏基石和企业家们互为粉丝,各位企业家殚精竭虑的管理实践,才是管理研究领域最伟大的老师。华夏基石的很多管理理论,都是来自于企业家的实践,来自于我们对中国领先企业在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最优实践的总结。
我在创办华夏基石之初,就将它定义为一家研究咨询公司。这是区别于一般咨询公司只是把咨询作为一个核心业务,我们华夏基石首先是研究者,在研究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使命:对中国企业的最优管理实践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提炼升华,推动中国管理学者在中国企业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中国管理思想的系统深化。中国企业对于未来世界的贡献,将不仅仅是GDP,更重要的是最优实践和企业家的管理思想。在未来,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软实力之所在。未来正在来,不出2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将会使中国企业越来越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当全球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学者,都在研究中国企业为什么会成功,有哪些最优实践的时候,就是中国管理思想赢得全世界之时。华夏基石就是要抓住这些领先企业,深入跟踪他们企业,跟他同步成长。
我们这帮所谓的学者,有的是天天在“天上飞”的,更多在讲理念和战略,有的是像施炜老师那样,天天在“地上爬”的,就像老黄牛一样,真刀实枪地干。想当年,我们一起到华为,做的第一个项目是绩效考核。到如今,吴春波老师跟踪研究华为已经23年了。对于一个学者来讲,长期深入到一个企业,花23年去梳理,所费心力可见一斑。施炜老师和吴春波老师写的书,是长期在一线浸淫而成,需要静下心来,花时间去读,慢慢去体会。其实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同,只要我们这些学者坚持下去,中国式的管理,将在未来成为世界共享共融的思想成果。
中国管理需要回归常识、回归文化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必然要充分考量时代发展变化的趋势。在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将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而不再是过去的二元对立状态。好比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就是一体两面,像善和恶一样,一体两面不可分割。这种思想的源头,就是老祖宗的整体性思维、一体化思维。时髦的,不一定就是最前沿的,反而可能是最久远的思想能够历久弥新。
我们在认知上需要改变,过去的线性思维走向跨界融合的生态思维。这个学期我给博士生讲课,主要讲的就是中国的禅宗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先秦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把儒、释、道文化系统地梳理一遍,我相信会发现中华民族的自信来自于什么地方。中国的文化在过去没有奠定工业文明的基础,而工业文明之所以出现在西方,是因为西方有形式逻辑、数学、科学实践的方法,有新基督教的科学理性,有职业契约精神,这些是奠定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历史的车轮走到了现在,西方的这套思维方式已经不适应了,未来需要中国文化的很多智慧,来奠定后工业文明时代的管理思想。
现在我们管理学者都在强调整体性、一体性的系统的力量,陈春花老师明确提的是管理整体论。其实,“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就是整体,禅宗提出的“生死一体”也是整体。这种一体化的理念,和量子理论、态叠加理论从哲学层面看是殊途同归的。
第二需要改变的,就是要强调破界思维跨界思维。现在的企业、产业,还有人们的职业,都在破界,都在跨界,都要形成生态。这种生态思维,就是“利他取势”,跨界融合。我们强调尊重个体的力量,这种所谓的多中心论、分布式的思维,中国古已有之。基于一年多的因博士生课程产生的关注和思考,我觉得坚定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感知到几千年文化传承的历史痛楚和未来的灿烂。古代的管理思想几千年来历久弥新,中国人的管理智慧,我也思考得非常清楚,因为宋代以后,我们的优秀文化就断代了,被日本人发扬光大了。现在需要做的是“回归常识,回归文化”。
中国管理的贡献将是后现代后工业文明的管理基础。数字化时代思维的突变、不连续、断点,要求我们把历史的东西重新进行擦拭,让她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是关于《认知革命:数字生存时代的管理》的一个思考。
研究中国管理思想的书籍激发了新的能量场
施炜老师的《管理架构师》这本书,实务性、操作性、逻辑性很强。中国企业发展到今天,就像苗兆光老师所言的“被轻视的管理”,企业只是顾着经营,却忽视了管理。我们忽视了对软实力的投入,忽视了一个企业系统的、内在的修炼。中国企业的软实力整体来看,明显症状就是“缺钙”,缺组织能力的建构,缺基础智能的建构。这本书具有高度,又接地气,也有操作性,所以需要认真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相信这本书会成为经典,每隔几个月你再重新看,就会有新的收获,也会推动你往前再走一步。任正非曾经提过,读书有两种,一种是经典的书,每次回看都会让你有新的想法,还有一种是看标题,看思维,其中新的思维、新的概念需要我们自己去吸收。他会给我们启发,引发我们的“顿悟”,能让人眼睛发亮,豁然开朗。
人生是一种缘分,我们这么多人通过几本书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这样的一个能量场。人生就是一个能量场,要与高手过招、与正能量为伍。像我和施炜老师、吴春波老师是大学同班同学,冷不丁一起“洗个澡”,就洗出了三个管理专家。我们三个人就是相互成为能量场。其实我这人不擅长写,但是看他们俩一本一本的写,我也被逼得要去写,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如果我们三人都去比试广场舞,现在就不会在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了。管理学就是思想的相互交流,是一个连接交互的过程,连接与交互才能产生思想的创造。让我们在此共同祝贺,《认知革命:数字生存时代的管理》我们管理研究者思想的结晶,和施炜老师的《管理架构师》又一次激发了新的能量场。感谢出版社,感谢各位作者,感谢企业家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倾情奉献。
吴春波:多读点书,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对话
首先祝贺老同学施博士的大作《管理架构师》出版。写书的人都有一种感觉:一本新书就像一个新生婴儿一样,给你带来欢乐、苦恼和幸福。施老师是有大爱的人,写书是他最幸福的事。同时也祝贺华夏基石,2018年出版了《认知革命:数字生存时代的管理》这一本综合管理书籍。
阅读是“甜”的
今天晚上的主题与书有关,我就由此说开去。我们六零后的这一代人,小时候处在一个物质贫乏、精神更贫乏的社会。那时候肚子饥饿,思想也饥饿,没有书看,当时只要是带字的东西,能看的都要找来看,如饥似渴,有一种天然的贪婪的阅读欲望。上了大学后,没钱买书,所以整天泡在图书馆。带着这样一段宝贵的读书体验看现在,有钱买书了,却没时间看书。
关于读书,我要说一些实话:书是知识的一种结晶,也是知识的载体和一种知识文化,同时也是一个传播方式。但是,现在中国人不读书,包括在校的学生,有太多的人不读书,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我觉得没有未来。举几个数字来看,中国人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平均每天五个小时,名列世界第二,第一是巴西。中国人均一年的读书量在十本左右,这里边还要剔除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如果再去掉,还有多少?我们的邻居——日本,一年人均阅读接近50本书,以色列人均60本。据说以色列的小孩有个仪式,在他刚满月的时候,在书上抹蜂蜜,让孩子去舔,从小就告诉他知识是甜的。
我们看到太多不读书的人,同时,也看到爱读书的人,比如顾家的老总李冬来。他告诉我说到8月份为止,他读了400多篇文章,打印下来,认真阅读,同时还读了68本书。我在不同的场合会说,最理解华为,学华为学的最像的就是李东来,他是读书的。
我最担心我们失去了读书能力和欲望,这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职业成长,也会影响家庭,影响未来。大家试想一下,一个家庭里,老公在玩游戏,老婆在刷微信,然后看一眼儿子,就训他说, “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你说这个家庭有未来吗?肯定是没有的,父母都不读书,孩子也不可能会读书。我们那一代有一个普遍现象:中学老师的孩子大部分都能考上大学,施老师是最典型的,除了聪明之外,父母的工作职业特点,书香世家的熏陶,使得他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多读点书,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对话
所以,在现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的要害是经不起诱惑、耐不住寂寞。比如微信,我几次想卸载,都卸载不了,它的本意是让我们把零碎的时候利用起来,实际上却是在把我们整块的时间撕裂了。华为在2017年的广告里有一句话,是一本书上的一句话,叫“失去的胜利”,是描写二战的。这句话被华为作为广告,就是告诉我们要搞清战略机会,不要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力量。 所以我呼吁管理者们多读点书,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对话。
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管理最初的来源是模仿,是学习,还包括感悟,但最好的方式是和大师“交流”,尽管不在对面,不在现场,但可以直接看。这对我们管理者能力的提高和进步,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是强化修养。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提升气质,可以使人变得有修养。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区别是很明显的。每次我坐高铁,都喜欢在每个车厢里走一圈,看看高铁上的人有没有读书。每次看都很伤心,一整个车厢里,能有一个人安安心心的读书,就算不错了,不是在刷微博微信,就是播放抖音、看二人转,还不戴耳机,满车厢都是音乐,我觉得高铁的环境都被糟蹋了。我每次坐高铁出短差,包里都要放三至四本书,看完一本还有一本,这叫做好战略预备。今年十月利用休假的时间,我读了《南渡北归》三本厚厚的书,大约有1500页左右,读书让我感觉到自身的愉悦。对于读书,我觉得有三点很重要:
一是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古人讲读书是“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马上是指行军期间,现在是旅途中。枕上是指枕头边上,毛泽东的菊香书屋里,大床上摆满了书,毛泽东渊博的知识来自于哪里?就是读书。最后一个是厕上,就是指上厕所,我家卫生间经常也放书,上厕所的时候抽一本书随便看看,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但是我觉得核心是养成读书的习惯。
二是要学会自我管理、自律,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三是不仅要读书,还要动笔。不管你是做什么样的企业,这一点要向任正非学习。任正非的阅读面真地很广,但他唯一不看的就是管理学书。他说管理类的书就这几个定理,搞清楚就行了,他阅读涉猎的书非常杂,就是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吸取别人的知识,最后就变成他对企业的理解,对这个社会的把握。作为普通人而不是神,他要输出一些思想,必须有巨大的营养,就像种地一样,必须有个肥沃土壤。而我们的土壤首先来自于书,来自于知识。谢谢大家。
施炜:一本书读懂企业
很高兴见到各位朋友,感谢各位在首发式上和我们做交流。我先回顾过去,讲讲自己的心路。我们这一代人改变命运都是靠高考,当年我高考分数还可以,填志愿的时候就在复旦大学经济系、北大经济系和人民大学的计划系之间非常纠结。我先把上海PK掉,因为上海离家太近,父母会经常去。后来,我父亲说北大是搞理论的,人民大学国民计划专业有个简章,要分配到省级以上计划部门,说这个好。如果我不来这个班的话,就不能认识彭剑锋、吴春波,也不会有我们三个人40多年的交情了,明年我们筹划入校和认识40周年,这份友谊特别珍贵,可以称得上不离不弃了。
我非常感谢彭老师,在我不知道往何处去的时候,他跟我说做管理咨询。大概1996年就开始做咨询,每年也没有思考,只是跟着潮流走,跟着市场走,跟着项目走。期间写了一本书,基本是个博士论文。做到差不多50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了:在我55岁的时候,我的人设是什么?人生无非是“官产学”三条路,官我早就不当了,我年轻的时候也在发改委待过几年,很快就出来了;产,虽然做咨询但也不算什么产业家,当时也可以进一步往产业走,比如说去企业或者专职搞投资等;最终我还是选择做自己最有长处的事情。既然有这么多年的管理经历,不如就一本书一本书的写出来,有没有人喜欢倒在其次,但求内心平顺宁静。从2014年开始,出版了四本书,第五本将在今年12月份完成。
别人会说,你怎么连写七八本?但我是自己有规划的,不会为写而写。这个时代可能很浮躁,每个人内心都很浮躁,也很懒惰。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设立短期目标,并且对外广泛“宣布”,自己搞得没退路了,就会克服懒惰。如何写作呢?因为平时很忙,写作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要对时间进行分割,我自己定的计划是一天写两千字,早晚各一千字,如果今天写不了,明天就写四千字。比如说六点半起来,写到八点钟,写一千字,晚饭之后先睡一小觉,七点钟睡到九点钟,九点钟到十一点钟再写一千字。如此三个月,十八万字就这么出来了。
《管理架构师》的定位
这本书能出版,要感谢华夏基石,在去年的论坛上,我提出了“管理架构师”这个概念,后来又在群里做分享,人大出版社发现了来约稿,几经打磨,终于没有食言完成了这本书。
对这本书,我主要解释以下几点:
第一,这本书的定位问题。这本书首先是给实体经济看的,给有实打实的价值链的企业看,不是给P2P看的,也不是给私募基金看的。所有管理架构的设计,要有一个原型。这个原型就是一个制造类的企业,有研、产、销,所以在整个的流程规划中,有研发流程、制造流程、采购流程、营销流程等,是从全价值链影响企业。
第二,这本书给多大的实体经济企业看?对此我也有一个定位。显然不是给华为这样的企业看,也不是给美的这样的企业看,不是给那种特大型企业看,因为它们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我借鉴了华为、美的的优秀的企业体系,把我对这两个企业的理解,变成一个简本,要给广大中型的想向华为美的学习的成长中的企业看。这个定位很清楚,但也很容易导致风险:有些人学华为学得很深,觉得偏浅了;有些人还离华为非常遥远,根本看不懂。我的定位就是给这种实体经济里面的中型企业,即最大的腰部的企业看。
第三,这本书是给从机会成长向系统成长转型的企业看。我们大部分的企业都属于机会成长,管理体系很薄弱,基础很薄弱。在未来的竞争中,它要变成一个系统成长、有要素支撑的成长,就是采购、销售、人才、文化传统具有非常坚实的基础,这样企业才能成长。
谁是企业的架构师?
那么这本书主要定位给企业里的谁来看?换言之,谁是企业的架构师?企业的CEO、董事长都是架构师。可能你会说CEO需要考虑架构,但是基本上经营班子都要思考架构,这本书全是经营班子要解决的问题,而不考虑股东会、董事会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就没有涉及到股东规则,而是直接谈战略管理流程、实体绩效流程等。企业里面业务线的和专业线的管理者,都是要看这本书的。除此之外,如果从职能部门来说,它最适合于以下几个部门:一个是人力资源,HR要做组织设计。二是组织发展,OD(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简称OD)部门,实际上就是总裁办、运营管理部。三是信息与流程部门。
一本书读懂企业:全景图、工具书、原理与方法的桥梁
这本书的特点我也给大家说明一下。
首先这本书是个全景图。它写的是一个管理架构楼的整个结构,类似于建筑设计里面的规划设计。它不是具体的造价设计,或者具体的水泥的设计,当然一定要有细节,但更多的是一个结构。所以这是管理体系的一个路线指引,你想入门先看操作,然后再细化。
第二,这本书有点像一个工具书,它给我们能够提供实用的指南。
第三,它实际上是管理原理和方法之间的桥梁。我们大量的年轻的朋友,读过一些管理学原理的书,比如马奇的组织论,西蒙的决策行为,德鲁克的领导力等,读完之后实际上对企业还是不了解,还是不懂管理。 有一些具体的人做具体工作,每天接受具体的流程,比如IPD,都是具体的流程。比如要打通一个桥梁,就要把流程原理讲清楚。如果在原理和具体方法之间搭建一个桥梁,有一些教科书的属性,每一章都达到这样一个思路,从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模型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因此没有用一些耸人听闻的概念,但也不是很旧,里面也包含了生态组织、自组织等等。
第四,这本书的逻辑主要有三句话:
一是价值活动流程化。我们一切的思考从创造价值的活动开始,体现了顾客导向,所以第一节写的是价值链,等于说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谈起,然后谈到企业的活动,价值创造活动,企业的战略性的价值创造活动。首先把价值活动搞清楚,然后价值活动流程化,我就对三级流程做了解释,四、五级流程就要再进一步细化。
二是流程活动责任化或者流程活动组织化。所有的流程活动都有人去看,这个人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一个组织、一个团队,是一个责任主体。企业的活动分研产销,比如:办理一个食堂,有炒菜的,有切菜的,有洗碗的,分洗碗组、切菜组、大师傅炒菜组。流程一出来,组织就出来了,责任就明确了。
三是责任组织要连接化或者协同化。责任组织分工了,有买菜的,有洗菜的,有炒菜的,他们之间怎么衔接呢?我提出三种衔接模式:一种是指令厨师长完成烧菜行为;二是一个流程,比如各人自报责任,我现在洗菜,我开始炒菜,等等;三是互相买卖,我卖给你,你把这个菜卖给某某。企业里就这么几种衔接,这是我的首创。
我们把对企业的思考融入到这本书里面,整体的思路就显得包容性比较大,整体性比较强,并且保证实用。用一句不自量力的话来概括,就是“一本书读懂企业”,这是我的初衷。谢谢各位。(更多精彩发言将陆续发布,请期待)
《认知革命:数字生存时代的管理》已经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
2018年10月26日晚19:00—22:40,在第六届十月管理高峰论坛举办之际,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华夏基石e洞察新媒体联合举办了《认知革命:数字生存时代的管理》《管理架构师——如何构建企业管理体系》首发式研讨会,著名管理学者彭剑锋、吴春波、施炜等教授,以及来自华夏基石e洞察的企业家及高管CEO共计60人出席。座谈会上,威卢克斯中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赵金彦、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战略副总裁荆林峰、广州好莱客创意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周懿、上海有创融资租赁有限公司总经理吉红彦、白山云科技创始合伙人张坤等作为华夏基石e洞察粉丝嘉宾做了发言。新书为序、圆桌密话,思想交锋、亲密互动,专家与粉丝畅谈数字生存时代的企业战略思维、生态思维、个体价值崛起等命题,共同探讨以“天下为公”等中国文化为基础的中国管理实践与管理思想将给未来世界带来的优秀案例与价值贡献。以下为研讨会上专家们的精彩发言,与华夏基石e洞察粉丝共享。
彭剑锋:中国管理需要回归常识、回归文化
今天氛围十分融洽,所以我就不到台上讲了,那样像是作报告。站在座位这里讲格外自在亲切。
中国企业最优实践和企业家的管理思想才是未来真正的软实力之所在
首先感谢各位企业家朋友多年以来对华夏基石的信赖和对e洞察的大力支持。可以说华夏基石和企业家们互为粉丝,各位企业家殚精竭虑的管理实践,才是管理研究领域最伟大的老师。华夏基石的很多管理理论,都是来自于企业家的实践,来自于我们对中国领先企业在转型升级、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一些最优实践的总结。
我在创办华夏基石之初,就将它定义为一家研究咨询公司。这是区别于一般咨询公司只是把咨询作为一个核心业务,我们华夏基石首先是研究者,在研究的基础上实现自身的使命:对中国企业的最优管理实践进行系统的总结和提炼升华,推动中国管理学者在中国企业成长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中国管理思想的系统深化。中国企业对于未来世界的贡献,将不仅仅是GDP,更重要的是最优实践和企业家的管理思想。在未来,这才是我们真正的软实力之所在。未来正在来,不出20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将会使中国企业越来越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当全球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学者,都在研究中国企业为什么会成功,有哪些最优实践的时候,就是中国管理思想赢得全世界之时。华夏基石就是要抓住这些领先企业,深入跟踪他们企业,跟他同步成长。
我们这帮所谓的学者,有的是天天在“天上飞”的,更多在讲理念和战略,有的是像施炜老师那样,天天在“地上爬”的,就像老黄牛一样,真刀实枪地干。想当年,我们一起到华为,做的第一个项目是绩效考核。到如今,吴春波老师跟踪研究华为已经23年了。对于一个学者来讲,长期深入到一个企业,花23年去梳理,所费心力可见一斑。施炜老师和吴春波老师写的书,是长期在一线浸淫而成,需要静下心来,花时间去读,慢慢去体会。其实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大同,只要我们这些学者坚持下去,中国式的管理,将在未来成为世界共享共融的思想成果。
中国管理需要回归常识、回归文化
众所周知,我们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必然要充分考量时代发展变化的趋势。在数字时代、人工智能时代,未来将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整体,而不再是过去的二元对立状态。好比线性思维和非线性思维,就是一体两面,像善和恶一样,一体两面不可分割。这种思想的源头,就是老祖宗的整体性思维、一体化思维。时髦的,不一定就是最前沿的,反而可能是最久远的思想能够历久弥新。
我们在认知上需要改变,过去的线性思维走向跨界融合的生态思维。这个学期我给博士生讲课,主要讲的就是中国的禅宗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先秦文化与人力资源管理。把儒、释、道文化系统地梳理一遍,我相信会发现中华民族的自信来自于什么地方。中国的文化在过去没有奠定工业文明的基础,而工业文明之所以出现在西方,是因为西方有形式逻辑、数学、科学实践的方法,有新基督教的科学理性,有职业契约精神,这些是奠定现代工业文明的基础。历史的车轮走到了现在,西方的这套思维方式已经不适应了,未来需要中国文化的很多智慧,来奠定后工业文明时代的管理思想。
现在我们管理学者都在强调整体性、一体性的系统的力量,陈春花老师明确提的是管理整体论。其实,“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就是整体,禅宗提出的“生死一体”也是整体。这种一体化的理念,和量子理论、态叠加理论从哲学层面看是殊途同归的。
第二需要改变的,就是要强调破界思维跨界思维。现在的企业、产业,还有人们的职业,都在破界,都在跨界,都要形成生态。这种生态思维,就是“利他取势”,跨界融合。我们强调尊重个体的力量,这种所谓的多中心论、分布式的思维,中国古已有之。基于一年多的因博士生课程产生的关注和思考,我觉得坚定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也感知到几千年文化传承的历史痛楚和未来的灿烂。古代的管理思想几千年来历久弥新,中国人的管理智慧,我也思考得非常清楚,因为宋代以后,我们的优秀文化就断代了,被日本人发扬光大了。现在需要做的是“回归常识,回归文化”。
中国管理的贡献将是后现代后工业文明的管理基础。数字化时代思维的突变、不连续、断点,要求我们把历史的东西重新进行擦拭,让她焕发出新的光彩。这是关于《认知革命:数字生存时代的管理》的一个思考。
研究中国管理思想的书籍激发了新的能量场
施炜老师的《管理架构师》这本书,实务性、操作性、逻辑性很强。中国企业发展到今天,就像苗兆光老师所言的“被轻视的管理”,企业只是顾着经营,却忽视了管理。我们忽视了对软实力的投入,忽视了一个企业系统的、内在的修炼。中国企业的软实力整体来看,明显症状就是“缺钙”,缺组织能力的建构,缺基础智能的建构。这本书具有高度,又接地气,也有操作性,所以需要认真读。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相信这本书会成为经典,每隔几个月你再重新看,就会有新的收获,也会推动你往前再走一步。任正非曾经提过,读书有两种,一种是经典的书,每次回看都会让你有新的想法,还有一种是看标题,看思维,其中新的思维、新的概念需要我们自己去吸收。他会给我们启发,引发我们的“顿悟”,能让人眼睛发亮,豁然开朗。
人生是一种缘分,我们这么多人通过几本书连接在一起,形成了这样的一个能量场。人生就是一个能量场,要与高手过招、与正能量为伍。像我和施炜老师、吴春波老师是大学同班同学,冷不丁一起“洗个澡”,就洗出了三个管理专家。我们三个人就是相互成为能量场。其实我这人不擅长写,但是看他们俩一本一本的写,我也被逼得要去写,这是一个相互促进的过程。如果我们三人都去比试广场舞,现在就不会在进行思想的交流与碰撞了。管理学就是思想的相互交流,是一个连接交互的过程,连接与交互才能产生思想的创造。让我们在此共同祝贺,《认知革命:数字生存时代的管理》我们管理研究者思想的结晶,和施炜老师的《管理架构师》又一次激发了新的能量场。感谢出版社,感谢各位作者,感谢企业家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倾情奉献。
吴春波:多读点书,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对话
首先祝贺老同学施博士的大作《管理架构师》出版。写书的人都有一种感觉:一本新书就像一个新生婴儿一样,给你带来欢乐、苦恼和幸福。施老师是有大爱的人,写书是他最幸福的事。同时也祝贺华夏基石,2018年出版了《认知革命:数字生存时代的管理》这一本综合管理书籍。
阅读是“甜”的
今天晚上的主题与书有关,我就由此说开去。我们六零后的这一代人,小时候处在一个物质贫乏、精神更贫乏的社会。那时候肚子饥饿,思想也饥饿,没有书看,当时只要是带字的东西,能看的都要找来看,如饥似渴,有一种天然的贪婪的阅读欲望。上了大学后,没钱买书,所以整天泡在图书馆。带着这样一段宝贵的读书体验看现在,有钱买书了,却没时间看书。
关于读书,我要说一些实话:书是知识的一种结晶,也是知识的载体和一种知识文化,同时也是一个传播方式。但是,现在中国人不读书,包括在校的学生,有太多的人不读书,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现象。一个不读书的民族,我觉得没有未来。举几个数字来看,中国人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平均每天五个小时,名列世界第二,第一是巴西。中国人均一年的读书量在十本左右,这里边还要剔除从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的教科书,如果再去掉,还有多少?我们的邻居——日本,一年人均阅读接近50本书,以色列人均60本。据说以色列的小孩有个仪式,在他刚满月的时候,在书上抹蜂蜜,让孩子去舔,从小就告诉他知识是甜的。
我们看到太多不读书的人,同时,也看到爱读书的人,比如顾家的老总李冬来。他告诉我说到8月份为止,他读了400多篇文章,打印下来,认真阅读,同时还读了68本书。我在不同的场合会说,最理解华为,学华为学的最像的就是李东来,他是读书的。
我最担心我们失去了读书能力和欲望,这不仅会影响到个人的职业成长,也会影响家庭,影响未来。大家试想一下,一个家庭里,老公在玩游戏,老婆在刷微信,然后看一眼儿子,就训他说, “要好好读书,好好学习”,你说这个家庭有未来吗?肯定是没有的,父母都不读书,孩子也不可能会读书。我们那一代有一个普遍现象:中学老师的孩子大部分都能考上大学,施老师是最典型的,除了聪明之外,父母的工作职业特点,书香世家的熏陶,使得他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多读点书,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对话
所以,在现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我们的要害是经不起诱惑、耐不住寂寞。比如微信,我几次想卸载,都卸载不了,它的本意是让我们把零碎的时候利用起来,实际上却是在把我们整块的时间撕裂了。华为在2017年的广告里有一句话,是一本书上的一句话,叫“失去的胜利”,是描写二战的。这句话被华为作为广告,就是告诉我们要搞清战略机会,不要在非战略机会点上消耗战略力量。 所以我呼吁管理者们多读点书,与大师对话,与经典对话。
主要有两点:一是因为管理最初的来源是模仿,是学习,还包括感悟,但最好的方式是和大师“交流”,尽管不在对面,不在现场,但可以直接看。这对我们管理者能力的提高和进步,有着巨大的作用。
二是强化修养。古人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提升气质,可以使人变得有修养。读书的人和不读书的人区别是很明显的。每次我坐高铁,都喜欢在每个车厢里走一圈,看看高铁上的人有没有读书。每次看都很伤心,一整个车厢里,能有一个人安安心心的读书,就算不错了,不是在刷微博微信,就是播放抖音、看二人转,还不戴耳机,满车厢都是音乐,我觉得高铁的环境都被糟蹋了。我每次坐高铁出短差,包里都要放三至四本书,看完一本还有一本,这叫做好战略预备。今年十月利用休假的时间,我读了《南渡北归》三本厚厚的书,大约有1500页左右,读书让我感觉到自身的愉悦。对于读书,我觉得有三点很重要:
一是要养成读书的习惯。 古人讲读书是“三上”,即马上、枕上、厕上。马上是指行军期间,现在是旅途中。枕上是指枕头边上,毛泽东的菊香书屋里,大床上摆满了书,毛泽东渊博的知识来自于哪里?就是读书。最后一个是厕上,就是指上厕所,我家卫生间经常也放书,上厕所的时候抽一本书随便看看,时间是可以挤出来的,但是我觉得核心是养成读书的习惯。
二是要学会自我管理、自律,经得起诱惑,耐得住寂寞。
三是不仅要读书,还要动笔。不管你是做什么样的企业,这一点要向任正非学习。任正非的阅读面真地很广,但他唯一不看的就是管理学书。他说管理类的书就这几个定理,搞清楚就行了,他阅读涉猎的书非常杂,就是一杯咖啡吸收宇宙能量,吸取别人的知识,最后就变成他对企业的理解,对这个社会的把握。作为普通人而不是神,他要输出一些思想,必须有巨大的营养,就像种地一样,必须有个肥沃土壤。而我们的土壤首先来自于书,来自于知识。谢谢大家。
施炜:一本书读懂企业
很高兴见到各位朋友,感谢各位在首发式上和我们做交流。我先回顾过去,讲讲自己的心路。我们这一代人改变命运都是靠高考,当年我高考分数还可以,填志愿的时候就在复旦大学经济系、北大经济系和人民大学的计划系之间非常纠结。我先把上海PK掉,因为上海离家太近,父母会经常去。后来,我父亲说北大是搞理论的,人民大学国民计划专业有个简章,要分配到省级以上计划部门,说这个好。如果我不来这个班的话,就不能认识彭剑锋、吴春波,也不会有我们三个人40多年的交情了,明年我们筹划入校和认识40周年,这份友谊特别珍贵,可以称得上不离不弃了。
我非常感谢彭老师,在我不知道往何处去的时候,他跟我说做管理咨询。大概1996年就开始做咨询,每年也没有思考,只是跟着潮流走,跟着市场走,跟着项目走。期间写了一本书,基本是个博士论文。做到差不多50岁的时候,我就开始思考了:在我55岁的时候,我的人设是什么?人生无非是“官产学”三条路,官我早就不当了,我年轻的时候也在发改委待过几年,很快就出来了;产,虽然做咨询但也不算什么产业家,当时也可以进一步往产业走,比如说去企业或者专职搞投资等;最终我还是选择做自己最有长处的事情。既然有这么多年的管理经历,不如就一本书一本书的写出来,有没有人喜欢倒在其次,但求内心平顺宁静。从2014年开始,出版了四本书,第五本将在今年12月份完成。
别人会说,你怎么连写七八本?但我是自己有规划的,不会为写而写。这个时代可能很浮躁,每个人内心都很浮躁,也很懒惰。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设立短期目标,并且对外广泛“宣布”,自己搞得没退路了,就会克服懒惰。如何写作呢?因为平时很忙,写作的时候,实际上就是要对时间进行分割,我自己定的计划是一天写两千字,早晚各一千字,如果今天写不了,明天就写四千字。比如说六点半起来,写到八点钟,写一千字,晚饭之后先睡一小觉,七点钟睡到九点钟,九点钟到十一点钟再写一千字。如此三个月,十八万字就这么出来了。
《管理架构师》的定位
这本书能出版,要感谢华夏基石,在去年的论坛上,我提出了“管理架构师”这个概念,后来又在群里做分享,人大出版社发现了来约稿,几经打磨,终于没有食言完成了这本书。
对这本书,我主要解释以下几点:
第一,这本书的定位问题。这本书首先是给实体经济看的,给有实打实的价值链的企业看,不是给P2P看的,也不是给私募基金看的。所有管理架构的设计,要有一个原型。这个原型就是一个制造类的企业,有研、产、销,所以在整个的流程规划中,有研发流程、制造流程、采购流程、营销流程等,是从全价值链影响企业。
第二,这本书给多大的实体经济企业看?对此我也有一个定位。显然不是给华为这样的企业看,也不是给美的这样的企业看,不是给那种特大型企业看,因为它们已经完成了这个过程。我借鉴了华为、美的的优秀的企业体系,把我对这两个企业的理解,变成一个简本,要给广大中型的想向华为美的学习的成长中的企业看。这个定位很清楚,但也很容易导致风险:有些人学华为学得很深,觉得偏浅了;有些人还离华为非常遥远,根本看不懂。我的定位就是给这种实体经济里面的中型企业,即最大的腰部的企业看。
第三,这本书是给从机会成长向系统成长转型的企业看。我们大部分的企业都属于机会成长,管理体系很薄弱,基础很薄弱。在未来的竞争中,它要变成一个系统成长、有要素支撑的成长,就是采购、销售、人才、文化传统具有非常坚实的基础,这样企业才能成长。
谁是企业的架构师?
那么这本书主要定位给企业里的谁来看?换言之,谁是企业的架构师?企业的CEO、董事长都是架构师。可能你会说CEO需要考虑架构,但是基本上经营班子都要思考架构,这本书全是经营班子要解决的问题,而不考虑股东会、董事会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就没有涉及到股东规则,而是直接谈战略管理流程、实体绩效流程等。企业里面业务线的和专业线的管理者,都是要看这本书的。除此之外,如果从职能部门来说,它最适合于以下几个部门:一个是人力资源,HR要做组织设计。二是组织发展,OD(Organizational Development,简称OD)部门,实际上就是总裁办、运营管理部。三是信息与流程部门。
一本书读懂企业:全景图、工具书、原理与方法的桥梁
这本书的特点我也给大家说明一下。
首先这本书是个全景图。它写的是一个管理架构楼的整个结构,类似于建筑设计里面的规划设计。它不是具体的造价设计,或者具体的水泥的设计,当然一定要有细节,但更多的是一个结构。所以这是管理体系的一个路线指引,你想入门先看操作,然后再细化。
第二,这本书有点像一个工具书,它给我们能够提供实用的指南。
第三,它实际上是管理原理和方法之间的桥梁。我们大量的年轻的朋友,读过一些管理学原理的书,比如马奇的组织论,西蒙的决策行为,德鲁克的领导力等,读完之后实际上对企业还是不了解,还是不懂管理。 有一些具体的人做具体工作,每天接受具体的流程,比如IPD,都是具体的流程。比如要打通一个桥梁,就要把流程原理讲清楚。如果在原理和具体方法之间搭建一个桥梁,有一些教科书的属性,每一章都达到这样一个思路,从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模型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因此没有用一些耸人听闻的概念,但也不是很旧,里面也包含了生态组织、自组织等等。
第四,这本书的逻辑主要有三句话:
一是价值活动流程化。我们一切的思考从创造价值的活动开始,体现了顾客导向,所以第一节写的是价值链,等于说从迈克尔·波特的价值链谈起,然后谈到企业的活动,价值创造活动,企业的战略性的价值创造活动。首先把价值活动搞清楚,然后价值活动流程化,我就对三级流程做了解释,四、五级流程就要再进一步细化。
二是流程活动责任化或者流程活动组织化。所有的流程活动都有人去看,这个人不是具体的某个人,而是一个组织、一个团队,是一个责任主体。企业的活动分研产销,比如:办理一个食堂,有炒菜的,有切菜的,有洗碗的,分洗碗组、切菜组、大师傅炒菜组。流程一出来,组织就出来了,责任就明确了。
三是责任组织要连接化或者协同化。责任组织分工了,有买菜的,有洗菜的,有炒菜的,他们之间怎么衔接呢?我提出三种衔接模式:一种是指令厨师长完成烧菜行为;二是一个流程,比如各人自报责任,我现在洗菜,我开始炒菜,等等;三是互相买卖,我卖给你,你把这个菜卖给某某。企业里就这么几种衔接,这是我的首创。
我们把对企业的思考融入到这本书里面,整体的思路就显得包容性比较大,整体性比较强,并且保证实用。用一句不自量力的话来概括,就是“一本书读懂企业”,这是我的初衷。谢谢各位。(更多精彩发言将陆续发布,请期待)
《认知革命:数字生存时代的管理》已经由复旦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少量签名版向粉丝首发!欢迎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