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吴晓求,华夏基石e洞察智库撰稿人,著名金融学家,原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
来源:网易财经智库(ID:wyyjj163)
华夏基石e洞察已获授权转载,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导读】
7月16日,由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网易财经、网易财经智库联合主办的“2022网易经济学家年会·夏季论坛”在北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先生带来了主题演讲“中国经济的今天和未来”。
吴晓求表示,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做出了非常准确的判断,我们面临着三重压力,今天可以看到,这种判断是非常准确的。三重压力的核心是信心不足,需求、供给、预期的关键还是信心不足。为什么?这就需要深刻剖析。经济活动中如果信心不足的话,可能会出现内在的衰退,需求当然就会转弱,信心肯定就会不足,动力也会出现问题。
吴晓求认为,我们必须平衡好各方面的关系。他说,今天的中国,科学、理性、务实的精神比什么都重要。信心最直接的就是来自于就业,消费增长是以收入增长、就业保障为前提。过去经常看到一种说法叫做“刺激消费”,实际上对未来的预期不乐观的情况下,消费是没有办法刺激出来的。因为消费既是一种自然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当人们对未来充满乐观时,消费才会有超前性。
吴晓求表示,不同于东南亚小国,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性非常强。他说,我不认为中国经济有什么问题,中国经济有很强大的内在生命力,因为中国人通过四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已经知道什么是市场经济,加上中国人如此勤奋好学,已经掌握了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理解了其中的灵魂。
“中国经济的基础真的非常好,如果我们把这些东西理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一切都会好起来,一起都会充满希望。”
【以下为演讲全文】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多数实践表示,经济发展总体上是非常好的,原因是我们在不同时期比较好地处理好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正确处理并优化政府与市场在资源配置领域的边界,始终是我们处理经济问题的基本着力点。当我们充分尊重了市场的作用和规律,经济就生机勃勃,问题就会少,而有形的手作用太大时,经济就会出问题。我们在构建发展模式的时候没有完全照搬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发展市场经济的路子,当然也彻底抛弃了原来那套计划经济体制,就是一直在政府和市场之间寻找一个最优的边界。这个边界是动态的,但总的趋势是让市场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总结过去四十年改革开放经验的时候得出的精辟结论,就是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这是处理中国经济问题最核心的基本原则。现在问题之所以比较多,与尊重这些基本原则有密切关系。
去年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做出了非常准确的判断,中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从今天看这种判断是非常准确的。三重压力的核心是信心不足,需求也好、供给也好、预期也好,关键还是信心不足。为什么会信心不足?这需要深刻剖析。经济活动中如果信心不足就可能出现内在的衰退,需求就会转弱,信心不足,经济增长的动力也会出现问题。今天的中国经济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结构和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处理也在考验我们的智慧。
我们必须平衡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对一些重大事件,要有一个科学的认知。今天的中国,科学、理性和务实比什么都重要。如果对重大问题的处理走向极端,就会影响人们的信心。信心最直接来自于就业,当就业出现了严重的困难,消费怎么增长?消费增长是以收入增长、就业保障为前提,乐观的预期才可以促进消费增长。过去经常看到一种说法即刺激消费,实际上如果对未来的预期不乐观,消费是没有办法刺激出来的。因为消费是一种自然行为,也是一种经济行为,当人们对未来充满乐观,消费才会有超前性。
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最重要的基础平台是制度和法律。政策虽然可以减弱经济的短期波动,但解决不了长期发展的趋势,解决不了人们的信心和预期,只有制度和法律的完善才能构建良好的预期,才能让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刚才我也认真听了张五常教授对人民币在这么好的条件下没有实现可自由交易的疑问,提出关税调整与人民币市场化、国际化的政策建议,这是一条值得重视的政策建议,但人民币之所以现在还没有实现可自由交易,与我们对未来中国金融模式的判断有密切的关系,也与一旦开放金融,风险有多大的判断有密切关系,更与我们的法制完善有密切的关系。
2015年8月11日,人民币可自由交易几乎完成,汇率改革有了重大进展,史称“8.11”汇改。汇改半年消耗了9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我们要分析为什么这么短时间内外汇储备减少得这么快?中国经济增长不像东南亚国家那样,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性资本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发生如此大的变化,一定是因为内生性资本和居民在购买这些外汇储备。这里涉及到市场主体和居民对未来的信心。信心来自于哪里?来自于法制。我不认为中国经济有什么大问题,中国经济还是有强大生命力,中国人通过四十多年的市场化改革,已经认识到什么是市场经济,中国人又如此勤奋、好学,已经掌握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理解其中的灵魂,一定有一种因素影响着他们的预期和信心,这就是法制。
很多学者都十分关心政策的调整,包括诸如存款准备金和利率调整。短期政策不是不起作用,但毕竟是短期的。实际上,比政策作用更大的是制度,就是如何进一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如何进一步推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改革,如何全面扩大开放,如何不断完善法制,让每个人有积极性、有信心、有追求,这可能是最重要的。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就是激发所有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每个人都能创造辉煌,所以才有改革开放的奇迹。我们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很重要的是要让所有的市场主体都有积极性、创造性和梦想。在制度设计上,我特别重视宏观层面上的竞争机制,微观层面的激励机制。
中国经济的基础非常好。如果我们用改革开放的思维就一定能找到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办法,这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开放、市场经济,这十六个字是过去四十年的真经。首先,是把束缚我们思想的那套桎梏彻底打碎了,解放了中国人的手脚,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贡献。多少年来中国都是贫困的,贫困和饥饿是这个民族深刻的记忆。在如此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为什么中华民族处在饥饿和贫困状态?原因何在?中华民族是勤劳而又智慧的民族,但却一直处在贫困状态,一定会有一种力量严重约束着他们,这就是思想桎梏。改革开放把束缚中华民族多少年来的思想桎梏打碎了,我们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道路。所以,我们要十分重视制度和法制在中国经济发展中的基石作用。
中国资本市场是中国金融现代化的基础。资本市场的发展有利于全面提升中国金融的功能,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有利于推进中国社会的现代化。2019年,中国资本市场找到了正确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路径,其标志就是注册制的改革。相当长时期中国发展资本市场处在探索期。在过去一个相当长时期里,很多人不理解中国为什么要发展资本市场,如何发展资本市场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未来目标在哪里。2019年在上交所科创板试行注册制,意味着我们已经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即中国资本市场必须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注册制改革意味着中国资本市场真正进入市场化改革的时代。资本市场的内在要求就是资源配置的市场化。选择什么样的企业上市,资产如何定价,必须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过去我们都是通过外部力量来推动市场发展,所以我们走了一些弯路。
回望过去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的三十二年,我们有很多的总结,但更重要的是未来五到十年中国资本市场如何发展。我认为,以下三点非常重要:
第一、在发行制度注册制改革的基础上,全面推行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化改革。目前的注册制改革只是完成了由市场机制去选择上市公司,由市场机制去定价,但全方位的注册制改革意味着在资本市场所有环节都要市场化。除了发行制度外,上市、并购、退市、信息披露、监管体制以及对违规违法行为的法律体系调整,这些都要做系统而彻底的改革。适当的时候要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
第二,中国资本市场的法制化要有根本性的变化。有了法制化才有国际化。中国是一个大陆法系的国家,从国际资本市场发展案例来看,大陆法系国家很少有发达的资本市场。如何在大陆法系的基本框架中吸收英美法系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的法律元素,调整中国的法律结构,从而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这是我们面对的非常复杂的任务。
我欣喜地看到在深交所创业板的注册制改革试点,我们做了新的探索,包括特别投票制度、特殊的公司治理结构,以及诉讼的代理人制度等等,这些都是大陆法系中没有的。我们吸收了有利于资本市场发展的元素,从而可以看出中国资本市场如同中国的市场经济一样,正在进行一种创造性的探索。
第三,国际化是中国资本市场的战略目标。我们一定要把中国资本市场建设成新的国际金融中心,这是我们心中的梦想。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意味着我们的法治要进一步完善,契约精神要提高,透明度要改善,经济要有可持续的创新能力,这对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未来终有一天中国资本市场会完全开放,人民币成为可自由交易的货币,外国投资者在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比例提高到15%以上,中国资本市场就已经是新的国际金融中心了。这时,中国社会也就已经现代化,这就是中国金融开放和国际化的深远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