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007-9000,13501208501(马老师)
“数智化”时代,经营管理新思维20条
发布时间:2022-10-28 15:57 文章来源: 华夏基石e洞察 作者:张小峰 点击:次
文 / 张小峰,华夏基石副总裁、HR赋能工坊主理人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华夏基石e洞察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2017年,华夏基石就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进入了“数智化”时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组织、管理机制、人才和文化,必然会带来较大的变化。
我们顺应了时代变化,解码十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推动着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
作为企业主体,我们不一定能够引领时代的变化,但我想还是要迎合时代变化,顺应时代变化,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中美贸易摩擦,俄乌冲突,政治经济形势逆全球化发展,VUCA时代(易变性、不定性、复杂性与模糊性)正逐步进入RUPT(急速、莫测、矛盾、纠结)、BANI时代(不确定性、混沌性和脆弱性),外部环境黑天鹅、灰犀牛、疯狗浪交织融合,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01
战略新思维五条:
多元生态、产数交融、协同共生、跨界融合、共创共荣
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战略选择受到政治、法律、环境、技术、经济、社会、人文、自然、人员构成等方面的综合影响,客户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客户类型从单一客户向多元化客户转变,客户需求从模块化向系统解决方案转变。过去是关系导向,搞定客户,未来,关系之外更加重视成果导向。过去要面对直接客户,未来则是直接客户与间接客户需求的混序。
多元化客户主体,多样化客户需求,倒逼企业不断升级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满足客户需求,超越客户需求,创造客户需求,成为战略思考的原动力。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生态化,整合资源能力成为企业最核心的战略竞争力。
未来企业,要么生态化,要么被生态化。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八个领域的数字化重点任务,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缺一不可。
产业数字化,要上云、用数、赋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要善用“大云物移智链芯”技术,以数据链接企业价值链条和经营活动,通过业务流、价值流、资金流、数据流,多流融合,打造“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让企业在数据链接中实现价值增值。
数字技术和要素的进一步深化,必然诞生一批新兴数字产业生态。有条件的企业,要善用新要素、新思维、新能力,创造新价值、新产业、新生态。
数字化加速了环境变化,企业所处的环境,从相对稳定、封闭、垂直的线性模式,走向相对开放、互动、互联的协同模式。多元生态加剧了竞争,一个共生单元要能够不断寻求协同增效,从自主进化到系统自进化,动态实现整体价值最优。
面对客户的多样化、一体化需求,软件即服务,硬件即软件,平台即产品,业务边界和场景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协同共生的生态体系下,产业链聚合效应日益凸显,上下游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资源不断向头部企业聚拢,产业内垂直整合,相邻产业跨界融合,跨产业领域异业联盟趋势愈发明显。
在脆弱、焦虑、非线性、难以理解的战略环境中,活下去成为至高纲领,企业要始终保持创业的心态和危机意识,在协同共生、跨界融合的生态价值网络中,寻求各自的价值增值和发展空间。
02
组织新思维五条:
用户驱动、平台赋能、柔性敏捷、透明可视、智能进化
数智时代是信息完全对称的时代,客户价值诉求至上,组织应以满足用户为第一要务。过去强调“以客户为中心”,主要靠前端驱动。前端捕捉客户需求,组织内部端到端拉通,及时满足客户需求。华为“铁三角”、国家电网“生命体班组”、今日头条“FT团队”,都是以客户为中心,前端驱动后端的典型模式。但在数智时代,技术手段获取前端海量数据,以“全息”方式勾勒出用户的画像、场景、需求和痛点,过去前端反馈市场和客户信息形成的前端驱动,将逐步过渡为数据驱动和用户驱动。
信息时代,“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本质上是“前端牵引型组织”,数智时代才是真正的“客户驱动型组织”。
用户驱动,需要组织中后台提供强大的炮火支援,组织呈现“多元生态-自主强前端-赋能中台-职能后台”的典型架构。前端直面客户,包括经营性前端、市场性前端,多元资本构成的生态体;中台赋能前端,包括平台、平台型事业部两类。平台又包括业务中台、客户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等;后台规则治理,主要功能为资源池建设、管控、服务、规则设计等,确保方向明确且一致;组织边界开放,与社会开放共享,共建生态,广泛整合资源合作方。
平台赋能成为核心价值。数字化为平台型组织的打造提供了极大的价值。数字化加快了内部信息流转,提高了决策效率,固化了组织能力。有了数字化技术的加持,平台型组织从理念逐步变成了实践,从架构落实到了日常的运转,平台的赋能体验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平台+分布式的组织模式下,数智技术加快了信息的运转效率,数据、算力、算量、算法,让决策变得更加智能高效,让信息液化,高效传递,组织运行越来越敏捷,管理半径持续扩大,层级愈加扁平,内部完全用户驱动和任务驱动,在网状协同的客户需求流转中,与外部交互越来越高频。组织像水一样,更加柔性,能够适时捕捉外部环境的微妙变化,实时应对。
柔性组织具有不断学习,开拓创新,系统持续整合内外资源的能力,应变环境能力更强,随需而变,随势而变。组织结构柔性、内部制度柔性、生产要素柔性。组织柔性倒逼人才柔性,基于功能的复合型团队成为主流,按任务聚散,人才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
传统组织的构成要素是人和事,数智时代组织的核心要素,从人和事变为人、事、数据之间的联系,从数字人到数字管理、数字组织,组织变得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可控。南网elink先进的数字技术,以联接人、联接业务、联接知识、联接设备、联接生活为核心理念,融合“云大物移智”先进技术,提供体验一致的移动端、PC端入口,聚合各类办公应用,聚焦提升办公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在人资、行政、审计、战略运行等模块,都实现了数字化、可视化、透明化管理。
数字手段贯通之后,一切皆可见,数字罗盘和智慧大屏,让管理变得可视化、透明化、在线化,让组织实现要素可视,过程可管,结果可控。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让决策变得更加智能,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可见-可荐-可预见。分布式-项目化组织在以客户为中心的任务协同中,持续不断地自我繁衍,自组织、自发展、自进化,组织的边界逐步模糊,在开放式的数字组织生态中,具备平台赋能价值的组织,逐步从内部走向外部,从内部平台组织逐步实现外部平台生态,组织战略同质化,链接共生、共融、共荣,成为组织进化的核心逻辑。
03
机制新思维五条:
契约共识、规则治理、数据驱动、场景管控、领导赋能
人才市场化,社会思潮在不断变化,劳动契约是没有约束力的契约,人才和组织之间只有共识才有价值。所以,除了劳动契约以外,要更加关注心理契约、机制契约、商业契约和价值契约。
所谓心理契约,核心关注人才对于组织的认可度,人才在组织中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认可组织使命和愿景,愿意为之拼搏奋斗,有了心理契约,人才队伍就充满了荣誉感和自豪感。
机制契约就是按规律办事、按规则办事,通过组织与人才的友好交互,形成机制契约,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华为推崇的“分灶吃饭”“获取分享制”就是典型的机制契约,人才和团队的收入按任务核算,规则清晰,机制恒定。人才不以组织为追求,组织也不以人才为工具,人才与组织之间交互赋能,成就未来。机制契约去除了管理者的自我权威,但确保了管理制度本身的制度权威,真正实现从“人治”到“法治”。没有契约共识的机制,只能是一纸空文,难落地,难走入人心,难产生实效。
当下流行的合伙人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契约,人才与组织之间没有任何劳动关系,只有商业合作关系。大家在平等互利的条件下,共同创造价值,共同分享价值。
契约共识不是管理者的共识,应该是全员的共识,是平等互利的双向约束。
法人治理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于小范围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在未来的战略生态体系中,资本纽带关系纷繁复杂,一家集团可能要直接面对数百家子公司和合伙企业,法人治理慢慢要过渡到数据治理和规则治理。万科云城在成长过程中尝试的“小股参与、委托经营”模式,就突破了传统的法人治理模式。
在数据和规则治理背景下,企业运行依法依规,自由自主,摆脱管理者的“人治”,就打开了组织发展的天花板,组织才能摆脱代际衰减,机制才能真正从控制到释放,人才从执行到激活。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机制在真正激活每一个个体后,会释放无穷的能量场。
过去的组织驱动靠管理者,管理者通过决策来链接组织内部的资源要素和管理分工。未来,组织驱动靠机制、靠规则,机制和规则的落实更要靠数据。通过数据归集、数据展示、数据驱动,真正让机制和规则落地,实现智能决策,以机器智能超过人脑,以数据超越经验。
治理结构变化后,管控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依流程确权,按流程授权,以场景管权。过去是战略管控-运营管控-财务管控五种模式,未来在数字组织、透明组织、可视管理、智慧决策的模式下,将逐步过渡为战略+数据管控。上级单位明确战略方向,下级单位自行确定战略目标和规划,运行过程数据实时留存于平台之上,在规则治理下有序运转。
过去谈管控,谈分层授权,讲究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未来的规则也越来越具象化、精准化、场景化,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同的发展周期、不同的组织能力,收放权的模式也有明显差异。
在这样的背景下,领导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的领导是权利,是权威,未来的领导是责任。领导要从威权命令驱动到愿景与正能量引领,要明确愿景、指明方向、搭建平台、提升能力、赋予能量。
领导要从单纯的物质激励拓展到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的多元激励,工作参与、机会牵引、目标激励,在组织激励员工的同时,让员工实现自我激励的价值。
04
文化新思维五条:
平等、包容、开放、创新、利他
数智时代是人才自我意识觉醒的新时代,人才持续泛在,线上线下泛在,时间空间泛在,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人才在组织的身份、角色、职责、任务边界逐渐模糊,组织归属也逐步模糊。组织应更加开放包容,允许人才试错,包容多元价值观。
首要要有平等的文化,过去的管理者和组织,平等的口号喊得响,但内心并不真正认可。未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上的第一性原则是,人与组织之间是平等的,组织与组织之间是平等的,事与事之间是平等的。成就有高低之分,价值有大小之分,但人格和尊严永远平等。
在平等的文化基因下,才能形成包容的状态。包容多元价值观,追求工作、追求生活、追求事业、追求自我价值实现,高集体组织、高个人主义。无论何种价值观,只要匹配组织的心理契约和机制契约,就有存在的价值,就应平等待之、一视同仁。
包容的文化,还要允许试错。环境是易变的,战略是模糊的,组织目标实现需要人才、能力与环境之间的同频共振,更加追求创新与创造。创新约等于失败,组织应给予更多的包容性。还要包容异见者和破坏者,要保留负面声音和消极评价,兼听则明。
包容必然带来开放,打开组织壁垒,打开权力壁垒,打开信息壁垒和利益壁垒。在开放的组织氛围下,将逐步淡化权威领导,去威权化,打破官本位,崇尚专业权威、业务权威、数据权威。开放也是权力的开放,过去管理者是权力中心,未来的权力依角色、任务和规则分发。过去分责不授权,未来的权力分配,只帮忙,不添乱。
组织要更加追求创新,组织和人才要勇于自我反思、自我突破、自我超越。在技术及内外部环境的频繁更替下,组织要持续追求卓越,善于运用新思维、新理念、新能力,帮助企业持续成长。
利他很重要。战略要利他,才能成就客户。在多元生态中,互利共赢。组织要利他,才能在产业生态中协同共生,才能与人才互为工具和目的。组织运转时,人才才会互惠互利、相互协同、成就他人。利他取势,共创共赢共享共荣。
一切都是时代的馈赠,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知名企业的成功70%以上都是靠运气。时代潮流无法颠覆,只能顺应,战略如此,管理亦如此。我们不能跳出时代背景看企业,但是也不能忽视时代背景带来的新趋势和新思维。
未来,终将属于引领者和弄潮儿。懂得这个时代,才不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华夏基石e洞察原创,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2017年,华夏基石就提出第四次工业革命进入了“数智化”时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战略、组织、管理机制、人才和文化,必然会带来较大的变化。
我们顺应了时代变化,解码十年。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推动着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
作为企业主体,我们不一定能够引领时代的变化,但我想还是要迎合时代变化,顺应时代变化,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2020年,疫情席卷全球,中美贸易摩擦,俄乌冲突,政治经济形势逆全球化发展,VUCA时代(易变性、不定性、复杂性与模糊性)正逐步进入RUPT(急速、莫测、矛盾、纠结)、BANI时代(不确定性、混沌性和脆弱性),外部环境黑天鹅、灰犀牛、疯狗浪交织融合,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
01
战略新思维五条:
多元生态、产数交融、协同共生、跨界融合、共创共荣
多元化客户主体,多样化客户需求,倒逼企业不断升级服务理念和服务模式。满足客户需求,超越客户需求,创造客户需求,成为战略思考的原动力。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元化、生态化,整合资源能力成为企业最核心的战略竞争力。
未来企业,要么生态化,要么被生态化。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提出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推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变革,八个领域的数字化重点任务,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缺一不可。
产业数字化,要上云、用数、赋智,企业推进数字化转型,要善用“大云物移智链芯”技术,以数据链接企业价值链条和经营活动,通过业务流、价值流、资金流、数据流,多流融合,打造“数据壁垒”和“信息孤岛”,让企业在数据链接中实现价值增值。
数字技术和要素的进一步深化,必然诞生一批新兴数字产业生态。有条件的企业,要善用新要素、新思维、新能力,创造新价值、新产业、新生态。
数字化加速了环境变化,企业所处的环境,从相对稳定、封闭、垂直的线性模式,走向相对开放、互动、互联的协同模式。多元生态加剧了竞争,一个共生单元要能够不断寻求协同增效,从自主进化到系统自进化,动态实现整体价值最优。
面对客户的多样化、一体化需求,软件即服务,硬件即软件,平台即产品,业务边界和场景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协同共生的生态体系下,产业链聚合效应日益凸显,上下游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资源不断向头部企业聚拢,产业内垂直整合,相邻产业跨界融合,跨产业领域异业联盟趋势愈发明显。
在脆弱、焦虑、非线性、难以理解的战略环境中,活下去成为至高纲领,企业要始终保持创业的心态和危机意识,在协同共生、跨界融合的生态价值网络中,寻求各自的价值增值和发展空间。
02
组织新思维五条:
用户驱动、平台赋能、柔性敏捷、透明可视、智能进化
信息时代,“以客户为中心”的组织本质上是“前端牵引型组织”,数智时代才是真正的“客户驱动型组织”。
用户驱动,需要组织中后台提供强大的炮火支援,组织呈现“多元生态-自主强前端-赋能中台-职能后台”的典型架构。前端直面客户,包括经营性前端、市场性前端,多元资本构成的生态体;中台赋能前端,包括平台、平台型事业部两类。平台又包括业务中台、客户中台、数据中台、技术中台等;后台规则治理,主要功能为资源池建设、管控、服务、规则设计等,确保方向明确且一致;组织边界开放,与社会开放共享,共建生态,广泛整合资源合作方。
平台赋能成为核心价值。数字化为平台型组织的打造提供了极大的价值。数字化加快了内部信息流转,提高了决策效率,固化了组织能力。有了数字化技术的加持,平台型组织从理念逐步变成了实践,从架构落实到了日常的运转,平台的赋能体验得到了极大提升。
在平台+分布式的组织模式下,数智技术加快了信息的运转效率,数据、算力、算量、算法,让决策变得更加智能高效,让信息液化,高效传递,组织运行越来越敏捷,管理半径持续扩大,层级愈加扁平,内部完全用户驱动和任务驱动,在网状协同的客户需求流转中,与外部交互越来越高频。组织像水一样,更加柔性,能够适时捕捉外部环境的微妙变化,实时应对。
柔性组织具有不断学习,开拓创新,系统持续整合内外资源的能力,应变环境能力更强,随需而变,随势而变。组织结构柔性、内部制度柔性、生产要素柔性。组织柔性倒逼人才柔性,基于功能的复合型团队成为主流,按任务聚散,人才不求为我所有,但求为我所用。
传统组织的构成要素是人和事,数智时代组织的核心要素,从人和事变为人、事、数据之间的联系,从数字人到数字管理、数字组织,组织变得越来越透明,越来越可控。南网elink先进的数字技术,以联接人、联接业务、联接知识、联接设备、联接生活为核心理念,融合“云大物移智”先进技术,提供体验一致的移动端、PC端入口,聚合各类办公应用,聚焦提升办公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在人资、行政、审计、战略运行等模块,都实现了数字化、可视化、透明化管理。
数字手段贯通之后,一切皆可见,数字罗盘和智慧大屏,让管理变得可视化、透明化、在线化,让组织实现要素可视,过程可管,结果可控。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让决策变得更加智能,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可见-可荐-可预见。分布式-项目化组织在以客户为中心的任务协同中,持续不断地自我繁衍,自组织、自发展、自进化,组织的边界逐步模糊,在开放式的数字组织生态中,具备平台赋能价值的组织,逐步从内部走向外部,从内部平台组织逐步实现外部平台生态,组织战略同质化,链接共生、共融、共荣,成为组织进化的核心逻辑。
03
机制新思维五条:
契约共识、规则治理、数据驱动、场景管控、领导赋能
所谓心理契约,核心关注人才对于组织的认可度,人才在组织中有崇高的理想和追求,认可组织使命和愿景,愿意为之拼搏奋斗,有了心理契约,人才队伍就充满了荣誉感和自豪感。
机制契约就是按规律办事、按规则办事,通过组织与人才的友好交互,形成机制契约,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华为推崇的“分灶吃饭”“获取分享制”就是典型的机制契约,人才和团队的收入按任务核算,规则清晰,机制恒定。人才不以组织为追求,组织也不以人才为工具,人才与组织之间交互赋能,成就未来。机制契约去除了管理者的自我权威,但确保了管理制度本身的制度权威,真正实现从“人治”到“法治”。没有契约共识的机制,只能是一纸空文,难落地,难走入人心,难产生实效。
当下流行的合伙人模式,本质上就是一种价值契约,人才与组织之间没有任何劳动关系,只有商业合作关系。大家在平等互利的条件下,共同创造价值,共同分享价值。
契约共识不是管理者的共识,应该是全员的共识,是平等互利的双向约束。
法人治理模式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的委托代理关系存在于小范围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在未来的战略生态体系中,资本纽带关系纷繁复杂,一家集团可能要直接面对数百家子公司和合伙企业,法人治理慢慢要过渡到数据治理和规则治理。万科云城在成长过程中尝试的“小股参与、委托经营”模式,就突破了传统的法人治理模式。
在数据和规则治理背景下,企业运行依法依规,自由自主,摆脱管理者的“人治”,就打开了组织发展的天花板,组织才能摆脱代际衰减,机制才能真正从控制到释放,人才从执行到激活。人的潜力是无穷的,机制在真正激活每一个个体后,会释放无穷的能量场。
过去的组织驱动靠管理者,管理者通过决策来链接组织内部的资源要素和管理分工。未来,组织驱动靠机制、靠规则,机制和规则的落实更要靠数据。通过数据归集、数据展示、数据驱动,真正让机制和规则落地,实现智能决策,以机器智能超过人脑,以数据超越经验。
治理结构变化后,管控模式也在发生变化,依流程确权,按流程授权,以场景管权。过去是战略管控-运营管控-财务管控五种模式,未来在数字组织、透明组织、可视管理、智慧决策的模式下,将逐步过渡为战略+数据管控。上级单位明确战略方向,下级单位自行确定战略目标和规划,运行过程数据实时留存于平台之上,在规则治理下有序运转。
过去谈管控,谈分层授权,讲究集权有道、分权有序、授权有章、用权有度,未来的规则也越来越具象化、精准化、场景化,不同的商业模式、不同的发展周期、不同的组织能力,收放权的模式也有明显差异。
在这样的背景下,领导的角色也在发生变化。过去的领导是权利,是权威,未来的领导是责任。领导要从威权命令驱动到愿景与正能量引领,要明确愿景、指明方向、搭建平台、提升能力、赋予能量。
领导要从单纯的物质激励拓展到物质激励+非物质激励的多元激励,工作参与、机会牵引、目标激励,在组织激励员工的同时,让员工实现自我激励的价值。
04
文化新思维五条:
平等、包容、开放、创新、利他
首要要有平等的文化,过去的管理者和组织,平等的口号喊得响,但内心并不真正认可。未来,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性上的第一性原则是,人与组织之间是平等的,组织与组织之间是平等的,事与事之间是平等的。成就有高低之分,价值有大小之分,但人格和尊严永远平等。
在平等的文化基因下,才能形成包容的状态。包容多元价值观,追求工作、追求生活、追求事业、追求自我价值实现,高集体组织、高个人主义。无论何种价值观,只要匹配组织的心理契约和机制契约,就有存在的价值,就应平等待之、一视同仁。
包容的文化,还要允许试错。环境是易变的,战略是模糊的,组织目标实现需要人才、能力与环境之间的同频共振,更加追求创新与创造。创新约等于失败,组织应给予更多的包容性。还要包容异见者和破坏者,要保留负面声音和消极评价,兼听则明。
包容必然带来开放,打开组织壁垒,打开权力壁垒,打开信息壁垒和利益壁垒。在开放的组织氛围下,将逐步淡化权威领导,去威权化,打破官本位,崇尚专业权威、业务权威、数据权威。开放也是权力的开放,过去管理者是权力中心,未来的权力依角色、任务和规则分发。过去分责不授权,未来的权力分配,只帮忙,不添乱。
组织要更加追求创新,组织和人才要勇于自我反思、自我突破、自我超越。在技术及内外部环境的频繁更替下,组织要持续追求卓越,善于运用新思维、新理念、新能力,帮助企业持续成长。
利他很重要。战略要利他,才能成就客户。在多元生态中,互利共赢。组织要利他,才能在产业生态中协同共生,才能与人才互为工具和目的。组织运转时,人才才会互惠互利、相互协同、成就他人。利他取势,共创共赢共享共荣。
一切都是时代的馈赠,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知名企业的成功70%以上都是靠运气。时代潮流无法颠覆,只能顺应,战略如此,管理亦如此。我们不能跳出时代背景看企业,但是也不能忽视时代背景带来的新趋势和新思维。
未来,终将属于引领者和弄潮儿。懂得这个时代,才不会被这个时代所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