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007-9000,13501208501(马老师)
取消
屹立120年未倒,其产品配方依然是中国政府最高机密,云南白药鲜为人知的组织进化秘诀
发布时间:2021-12-23 18:15  文章来源: 华夏基石e洞察   作者:余娟   点击:次

文 / 余娟,云南白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席人力资源官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根据2021(第14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年会余娟分享整理,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我分享的题目是 “关于组织进化中的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和碧桂园、快手、名创优品相比,白药集团有三个不一样。第一个不一样,云南白药是历史最长的一家企业,明年是我们的120周年,有非常厚重的历史。第二个不一样,他们都是民营企业,我们是从原来的传统国企,演化到新国企,今天是无实际控制人的企业,在工商登记注册都没有这样的企业性质,我们是国企混改的试点模式,所以它是走出了一条全新的路。第三个不一样,前面三家企业都做的C端,直接面对的是消费者,而我们是先从B端做起,从经销商,再到药店、医院、商超,我们没有真正去接触C端消费者,这也是我们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调整的。在这个过程中,白药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

我们先对云南白药120年的历程做个简单回顾,1902年创立,1971年建厂,是传统国企,1993年作为云南第一家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上市,1996年组建白药集团。之后的20年云南白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5年之前我们只是简单的做产品创新和市场扩展,2005年提出第一个产品战略“稳中央、突两翼”,“稳中央”就是做好白药粉、胶囊、气雾剂等白药系列产品;“突两翼”的第一翼是膏贴剂产品,它是材料科学的产品,另外一翼是白药牙膏。关于国企混改,我们从2016年开始从国有独资变成国有控股,2019年通过整体上市变成国有参股,这个过程历时3年,云南白药从国企变成一家无实际控制人的公司。

回顾几个在过去20年实现的数字,一是品牌价值在生物医药中列居前列,达到316亿;二是营收复合增长率达27%,而且是直线增长态势;三是纳税能力,20年累计180亿;四是盈利能力,累计328亿;五是最重要的股票市值, 1993年上市,投资回报增长650倍,因此获得了非常广泛的赞誉,比如我们是投资价值最高的公司之一,是最值得投资的一家公司,是ESG的A级公司,是上市公司中连续15年信息披露的A级公司,这是深交所的唯一一家。对于白药来讲,它的合规性、健康性让投资者、董事会都有比较大的信心。

(资料图)1993年12月15日“云白药”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成为云南省第一家上市公司。

 

01

组织进化中的两个关键动作

下面我想主要分享白药集团在组织进化的过程当中,人力资源做了哪些关键性动作,而这些关键性动作如何伴随着组织的进化一步步调整和动态变化。通过总结提炼,过去20年对白药带来翻天覆地、最本质改变的两个最成功的关键性动作有以下两个:

第一个关键性动作是在组织层面。白药在过往只是一支小小瓶子的白药粉,这个白药粉在1999年前占营收的80%以上,利润的90%以上。但是在1999年,白药的整个销售开始下滑,呈现比较大的危机,省领导很担心有一天云南白药会成为文物。100多年的品牌、100多年的产品,有一天成为文物,这在中国和全球品牌当中是非常多见的。当领导提出这个担忧时,公司管理层就考虑怎样在一枝独秀的情况下开创新的产品。

我们当时的体量仅有一个多亿,能力非常单薄,没有能力在原创研发上做大的投入,没有技术积累、没有技术资源,也没有资金实力做研发,那我们怎么办呢?我们做虚拟企业的运作模式。什么是“虚拟企业?就是思考我们最核心的点是什么?我们最有价值的是什么?答案是云南白药粉剂独有的核心保密配方。在此基础上能不能把配方无限放大,嫁接到一些更具市场空间、更贴近大众消费、为大众提供便利、快速的生活方式的产品类型当中?有了这样的想法,我们选择了两个点:

第一点是创可贴。创可贴是美国强生带进中国的,邦迪基本等于创可贴的代名词。创可贴是材料科学,我们没有办法做材料科学原始的基础积累,那怎么办?我们去嫁接社会资源,于是我们把工艺技术交给德国的公司,请他们帮我们做制造,把材料研发交给美国的公司。在此基础上,我们加入了白药的活性成份,白药具有消炎、止血、愈创的功效,这个全新的白药创可贴就成为了创可贴领域全新的阵容和品类,我们以“有药好得更快些”的白药创可贴推向市场,快速占领了市场份额,这是我们通过虚拟企业的运作模式实现的。如果我们慢慢地研发、盖厂房、生产,可能要5年、10年,但是通过虚拟企业的运作模式,生产、工艺、研发都是国际靠最顶尖的企业去实现。我们做的是把最强的品牌植入、白药活性成分的植入、营销能力的植入,今天白药创可贴已经占领了药用创可贴70%的市场份额。

第二点是大家耳熟能详的白药牙膏。做白药牙膏是来自一个消费者的来信,他提到他一直有牙龈出血的顽症,用了非常多的产品都没有效果,突然想到白药可以止血,就把白药粉剂抖在牙膏上,刷了几天觉得效果非常好,他就写了一封信过来,第一表达感谢,第二,他告诉公司管理层,说“你们能不能开发一支含有云南白药粉的牙膏,这样让牙龈出血、口腔溃疡能有更好的治愈效果。”这样一封小小的来信,启发了我们的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品类创新。当时我们嫁接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的资源,因为牙膏是清洁口腔的,有非常高的技术门槛,我们要介入这个领域也要借助外部能力去构建全新的品类。最终通过虚拟企业的运作模式,在短期内快速把云南白药牙膏推上市。从2005年正式上市到今天,在牙膏这个品类中已经占据了23%的市场份额,它是从联合利华、宝洁60-70%的市场份额中抢下23%的市场份额,占有率目前排第一,这也是民族品牌走出全新创新路径的一个成功案例。这两个案例都列入了北大、中欧、长江等各大商业院校的成功案例中。

第二个成功关键要素是内部创业机制。这个创业机制非常简单,在20年前我们做了一个“超额利润分享”,这个在今天来说是非常简单的、普适性的、几乎每家企业都做的,但是20年前在国企里把超额利润部分的15%拿出来奖励营销团队,之后又延展至制造、研发等核心团队,这个决策需要非常大的勇气、魄力,并承担巨大的风险。但是我们推行以后,把组织、团队和企业的成长凝聚在了一起,大家成为一个利益共同体,激发了组织与个人的创业激情与活力。我们在过去20年的成功当中做了非常多的事情,但是这两点应该是比较有关键性、决定性,并具有战略级意义的。

刚才说到我们体制上有非常大的变化,一个传统国企,在20年间,通过市场化基因的引入,通过内部创业机制、薪点工资制、首席科学家制、内部订单制等等管理机制的成功实施,让白药成为一家新兴的国企。很多人进入白药,都说白药不像一家国企,它所呈现出来的生机勃勃、员工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让人很受感染,他们把白药重新定义叫做“新国企”,这也是过往20年团队、组织、员工个人在这家公司萌生非常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所带来的成就。

(资料图)2016年12月,为全面深化国企改革,云南白药推进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

 

02

未来的转型思路

在这个新变化之下,我们要面对怎样的全新调整和改变?怎样实行新的战略转型?

第一,因为有了混合所有制的改革,有200多亿现金进入公司,这200多亿要做什么?过往的改革、变化和重组都是基于内生选择、内生战略演变来实现企业的增长和发展。现在当200多亿现金过来,我们就有了更多的机会、更强的实力去进行外延式的并购和扩张,实现更长远更有意义的战略布局。

第二,因为有民营资本的介入,有很多投资者会对业绩增长提出较高的要求。原来传统国企更多把资产规模作为重要的考量指标,但是民营资本进来、更多的投资者进来后,关注的是营收增长质量、利润增长质量以及投资者给予怎样的估值。

第三,因为战略选择更多元、业绩增长的要求更高,需要对组织能力进行升级重塑,对企业文化要进行全新的变革。因为过往传统国企沉淀出来的是比较内化的,甚至是白药独有的文化特质,当未来我们走向全国、走向全球,吸纳更多外部力量加入白药,都会给文化基因的包容性、多元性、开放性带来极大的挑战。

03

未来的四大赛道

在转型的呼唤下,我们也在开始思考未来医药市场、医药环境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技术演进,物联网、AI技术等等会对生物医药带来怎样的革命性调整,这些都需要我们对战略重新做出思考。

提到白药,可能大家会问:白药是不是一家传统中药企业?它是!它也不是!我们出自云南白药小小的粉剂,它确实是传统中药。但是后来我们的牙膏推出来以后,大家又问:白药是不是变成一家日化企业了?因为我们300多亿的营收里,牙膏占60亿,企业特质发生了很大变化。

今天我们需要厘清,白药还是传统中药吗?白药真的变成日化企业了吗?一定不是!所以我们要重新基于未来、基于可能的变化、基于市场和技术的演进,重新梳理以及明确白药的战略。

第一,骨伤科方面,我们做的不是单一的骨伤科产品、技术或者服务,我们希望的是输出综合解决方案,因为有了AI、物联网、5G等等,会对生物医药行业和医疗行业带来非常大的助力。所以我们希望,白药作为伤科圣药的传承和基因沉淀,能够在骨伤科的综合解决方案中有一席之地。

第二,因为我们在口腔领域已经耕耘了十多年,已经有了非常深厚的基础研究,白药在皮肤活性方面也已经有了非常多的研究成果。所以我们选择的第二赛道是对皮肤和口腔健康的综合性解决方案,因为今天的消费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产品,更需要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周期解决方案。

第三,我们根植于云南,云南有非常丰富的药物资源,我们要继续不断深挖和夯实,要在天然药物的开发方面继续深耕。

第四,综合药事服务。在医疗端,医改提出药事分家、医药分家,这是国家的大方向。在药事服务上,这些专业职能由我们来承接,让医疗机构更加专精于医疗技术的提升,不去增加医院在药事领域的管理负担。

这是我们未来要选择的四大赛道,在这当中也厘清了短期要做什么、中长期要做什么。基于这些战略的梳理,我们也看到了今天的核心业务包括药品、健康品、中药资源和药事服务,我们需要不断夯实它、巩固它、不断进行深耕,持续保持稳健的增长。

白药第二曲线的成长业务,是切入C端。以往我们做B端,没有真正去触及C端。其实我们不知道60亿的牙膏卖给了什么人、什么家庭、购买频次是什么、购买行为是什么。在互联网的今天、在数字化转型的今天,消费者一定是我们未来重获市场增长机会的一个核心点,C端也是我们必须去触碰的端点。

在我们的成长性业务中,无论是医疗器械,还是AI的美肤,还是白药生活都是向C端迈入的全新业务布局。还有在我们的新兴业务领域中,我们会把前端积累到的关于精准美肤、精准口腔健康以及骨伤科基础聚合起来,包括整合外部生态合作伙伴,把综合解决方案完整地提供给患者和消费者。

04

组织能力打造

基于这样的战略解读,要去实施、落地,必须要有组织能力的承接。在组织能力的承接下,不可避免的四点;人才、机制、平台和文化。

2021年初,我们重新梳理了我们的文化,如果说之前我们的文化是具有明显的国企特点、具有明显的传统中医药的特点,这次我们在思考能不能在更广的领域、更高的视角来思考白药的未来,非常有幸,我们请到彭剑锋老师担当项目的一把手来梳理我们的文化,从董事会、到经营层、到中层、到广大员工,大家共同研讨、共同解读白药真正的文化到底是什么。

现在已经输出了两个成果:第一,我们的使命,是守护广大消费者、广大用户的生命健康,让云南白药在更大领域发挥更大的价值和意义。第二,我们的愿景,白药今后不会在一个点上、一个单一领域上做小的产品和技术升级服务,我们的愿景是成为领先的医药健康综合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无论是骨科、医美、口腔等等,都会围绕综合的解决方案去做。

基于这样的使命和愿景,我们开始在机制上梳理和全新设计。之前因为在国企背景下,我们无法在激励设计中真正去做长期的激励设计,这是体制障碍带来的。当一旦完成混改,实现无实际控制人的企业,我们就快速推出长期激励计划,从2019年推出员工持股,2020年推出期权计划,2021持续推出员工持股计划,覆盖的人群从400多人、到600多人、到1400多人,占到了员工总数的15%。我们期望通过长期激励计划持续性、制度性的推出,打造一批和白药集团成为利益共同体、事业共同体、甚至命运共同体的骨干人员,伴随白药走得更远、走得更久。

有了激励机制,接下来就是人才,我们必须思考人从哪里来?现有的人是不是适配?如果从外部引进,能否与文化相融?所以我们在构建的时候,第一步,不断地去从内部培养人才。第二步是外引,在高层次人才上我们的引进力度非常大。如果过往受到薪酬和长期激励制度的障碍,无法引进高端外部的科研、创新等外部人才进入白药,今天这些都不再是障碍,因为我们有机制、环境、资金实力,包括未来要从云南的区域性市场、区域性企业,走向北京、上海乃至全球,当我们有了这个平台,就可以吸引更多的高端人才加盟。

接下来就是我们的平台,就是这次人大给我们非常高的荣誉,获得最佳管理实践奖的ONE-BY项目,我们在思考当企业发展壮大了、业务类型丰富了、人员规模扩大了,业务地域从区域性到全国性、到未来走向全球,如何构建一个白药?

首先要有技术平台的支撑,去年我们构建了数字共享平台,希望从产品、到流程、到最终能够沉淀经营数据、管理数据,能够支撑决策提供助力。在平台构建上,我们已经完成部分人力资源模块的构建,接下来会构建完整的全生命周期的人力资源数字化平台。我们不是简单地把人力资源的入离调转、社保、工资、合同等等上线,那只是人事信息化。而是希望能够把员工的绩效、学习、工作行为沉淀下来,形成云南白药的人才标准、人才画像,以及为未来输出人才提供有借鉴意义的模型,让我们的人才培养更有方向性、更具全局性。

对于客户,我们也希望这个数字化平台能够为几类人服务:首先是我们的员工,目前我们的员工有1万人,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能够感知到、体验到、接触到白药就是通过线上平台实现,所以我们在打造ESS白药移动终端服务平台,每个员工都可以在上面感知到有温度的人力资源服务。第二个平台是人力资源专业操作平台,我们所有的业务行为和业务流程都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共享完成,现在已经完全跑通了所有人力资源的流程,已经在运行的过程当中。第三部分最重要的是,当前端所有的管理行为沉淀下来以后就能够输出管理者平台,我们的管理者可以在上面看到人力资源过往10年所沉淀下来的所有人力资源的结构数据、效能数据等等,关键的是能够输出对于未来趋势的判断,并能够帮助做出决策,帮助战略做出调整,让人力资源适配到企业未来的战略演进中。

我们为此明确了人力资源数字化路径的实施计划,第一步已经实现了基础服务升级,把基础人事事务全部上线。第二步是智能化的人力运营,包括招聘、培训、绩效等等,希望对人力资源工作都能够有智能化的分析。最后输出数字化人才供应链。

最后,回到微软CEO萨提亚的一句话,他说到每一个人、每一个组织乃至每一个社会,在达到某一个点时,都应该点击刷新——重新注入活力,重新激发生命力,重新组织并思考自己存在的意义。由此我想到了云南白药文化大纲中关于生存理念的表述。第一,一切归零,无论过往取得怎样的成功、获得怎样的成就,一切在今天必须归零。第二,必须直面危机,未来有太多的变化、太多的挑战、太多的危机;第三,未来已来,它已经在当下,已经在今天,而不是不可知的未来。

基于这样的理解,在白药即将迈入120周年,未来下一个百年,一代代白药人在传承中需要去思考、去实践,期待所有关心、支持、关爱白药的人能看到我们未来的成长与进步。

谢谢大家!

 

点评环节

点评嘉宾:

章凯,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系教授、中国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联盟副主席

文跃然,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中国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联盟副主席

章凯:我不是一个很容易感动的人,听了余总的报告后有点心潮澎湃的感觉。相信云南白药在这样的管理文化和管理系统之下,它不会成为文物,至少在未来30年不会。

这里面有几点非常值得学习,比如创可贴和牙膏这两个案例,我想大家一定印象特别深刻。

第一个,企业核心的东西是什么,不要试图垄断赚取所有的利润,要分清哪个是你的长项、哪个是你的弱项,把长项发挥出来,挣到自己该挣的钱就可以了,所以生态很重要、合作共赢很重要。

第二个,你讲到内部创业机制,这是中国企业比较缺乏的,中国企业平均寿命好像是不到3年,为什么企业寿命如此之短?就是走得太快。如果没有内部创业机制,一个企业不可能做大,也很难长寿。

第三个,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用什么样的管理模式来管理人?包括文化、制度、结构,我觉得你们探索的方向很清晰,逻辑也很清晰。

我听完之后,对你们的变革方向和未来充满信心,包含三个共同体都让我印象深刻,不过我很好奇你们是怎么定义事业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

余娟:这“三个共同体”是华夏基石彭剑锋老师团队帮我们梳理出来的,一个企业一定由多种人构成,首先是全员,包括基层员工、普通员工与企业都存在利益交换,员工提供劳动,组织付出相应的报酬;第二层利益共同体是骨干员工,他们付出劳动,付出智慧,组织还给一定的激励,但这种激励是偏短期和偏现金性质的;最重要的是打造核心的命运共同体,让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高管团队们,伴随这家企业走得更长远、更长久。

从白药的高管团队来讲,在公司服务都有20年,这是我们共同伴随这家企业成长的20年。同时也是自我成长的20年,我们把自己的职业生涯和事业都放在这家公司,在这个过程中凝练出来的感情和价值认同,是我们在拼搏奋进中凝结出来的,这不是简单的物质能带来的情感共鸣,这是最高层次命运共同体的打造。

尤其对白药这样的企业,它是没有创始人的企业,又走过了100多年,一代代人沉淀下今天的白药,所以需要的是一批人、一个团队,共同把这个事业甚至个人命运寄托在这家公司和平台上,但这非常难。如果一个企业要走得更远、更稳、更健康的话,企业家团队精神的构建是非常核心和至关重要的。

章凯:谢谢你的解释,我的信心又增强了。这里面对人的理解非常重要,我们很多企业对人的理解是非常不够的,嘴巴里面说命运共同体,其实还是利益共同体,这就比较麻烦。以下是你的报告让我深刻的几个点。

第一点,你这背后有一个正确的人性假设。

第二点,你这套体系既能够促进组织的发展,也能促进人的发展,或者叫“命运与共”。

第三点,你们体现出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的精神,既讲了环境,又讲了组织成功。

不过我也提出一个质疑,刚才你谈到组织成功时,前面是环境、趋势,第二个是战略,第三个是组织能力,也就是说影响成功的两个要素:战略和能力,这两个是相乘的关系,做看来是很不够的,还可以继续探索。

文跃然:人大商学院是中国最懂管理的商学院,越到后面越有味道,这些案例对我启发很大,简单说四点:

第一点,回应章老师说的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其实命运共同体、利益共同体是一种选择而不是优劣排序,比如谈朋友不结婚是利益共同体,结婚了是命运共同体,应该把这个选择权交给员工,而不一定都要进化到命运共同体。

第二点,我们一直讲战略,战略是深思熟虑的过程还是偶然。您给了我一个启发,就是60亿牙膏的故事,它是一封信,你们反应了,最后就成为了盈利最大的单品。一封信就带来60亿的营收,说明战略往往是学习过程中产生的灵感,所以组织能力的第一能力是学习能力。

第三点,你们的案例说明管理的“第一性原理”是存在的,你们找到了这些原理。我把它称之为“2+3”,“2”是原来做的两个事,一个是虚拟企业,二是15年前就实施利润分享,解决了利润分配问题,我不知道650倍的投资回报跟这两个动作的因果关系怎么确认,但是我感觉应该有很大的影响。

现在你们的文化已经尝到甜头了,又在做三项改革:一是员工持股,二是人才队伍建设,三是ONE-BY数字化,这三项下去,10年、20年,又会产生很大的效应。所以伟大的人往往做的动作很小,但是收益很大。邓小平40年前让人民得到承包地,那个管了40年,估计还会管40年。所以它不会犯“管理多动症”,就是在一个点上找到了。这个例子说明了“管理第一性原理”的存在,这是个好案例。

第四点,说到未来,我今天听了四个赛道,我觉得未来都不可靠,到底朝哪个方向走,都是有一点说不清楚的事情,因为它本身就是属于未来的性质,从黑暗里找到光明的人很少见。

但是我可以说一个怎样让未来变得更可靠的看法,其实就是薪酬资源的投入,薪酬到哪、就会有人来,战略就落点到哪、创新到哪。

余娟:是的,我看过您的这篇文章了,非常受启发。我们要构建创新平台,就是把战略资源尤其是薪酬资源去往那个方向倾斜。

文跃然:要考虑战略落地,核心是薪酬的准备,准备好2年、3年去找创新人才的钱,想不成功都难。

 

(文字整理/编辑 薛冬霞)

 

自媒体
备案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9000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A座6层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chnstone.com.cn
Copyright @chnstone.com.cn All Right Reserved.北京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