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007-9000
取消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思想与著作 > 文章与观点 >
毁掉你的不是惰性,是惰性思维
发布时间:2021-12-29 16:21  文章来源:华夏基石管理评论   作者:李牧南   点击:次

作者 | 李牧南主编

来源 | 华夏基石管理评论 

 

2015年1月22日,《光明日报》刊发题为《是什么阻碍了创新?》一文引起较大反响,该文章指出,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逐渐提高,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步下降。中国企业陷入低端产业的“比较优势陷阱”,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上处于弱势地位,只有创新才是实现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

但是,目前阻碍创新的因素比较复杂和多元,既有外部和客观层面的原因,也有企业或企业家自身的短期行为和思维定式或思维惯性,以及经营氛围和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想要破除这种创新思维障碍,就需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打破原有的思维定式。尤其是在目前,企业面临更加复杂多样的环境,更加需要转型升级,思维的转型,更是关键一环。

01

思维定式:

进了牛角尖,创新思维就很难被发掘出来

1.思维定式的含义和影响因素

思维定式是由过去一系列的心理活动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准备状态。思维被锁定,即我们所说的进了牛角尖,创新思维就很难被发掘和展现出来。思维定式是如何产生的呢?一般认为主要的影响因素有盲目相信权威、从众心理和羊群效应等。个体盲目地、有理无理地顺应了某个群体,顺应一些先验知识,还有个人情感因素等都会对思维定式产生影响。因此,思维定式是人们在解决新问题或拓展新领域时,受到原有思考问题成功的局限而处于停顿的心理状态。

2.书本思维定式

对书本知识的完全认同与盲从被称为“书本思维定式”,谚语——尽信书不如无书,以及著名的“纸上谈兵”的典故都从一个侧面阐述了这种现象。但是,赵括指挥的长平之战真的是一败涂地,完全暴露了赵括不擅长指挥的缺陷吗?受到后世嘲笑的“纸上谈兵”的主角赵括真的是那么难堪大任,对于赵国灭亡需要背负主要责任吗?

【案例:透过“长平之战”看“书本思维定式”】

秦国和赵国之间的“长平之战”分为三个阶段,而司马迁在《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的是“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前后大约历时三年之久。长平之战在第三阶段峰回路转,不知司马迁是有意回避,还是放到了其他历史人物传记中,如《史记·范雎蔡泽列传》等。

事实上,“长平之战”的历史作用远远超出了“纸上谈兵”典故所体现的意义和价值,而赵括的故事也证明了“书本思维定式”的部分弊端。如果要客观地解读“长平之战”,除了司马迁的《史记》外,还要结合有关秦昭王、赵孝成王等的相关文献一并分析。

公元前262年,秦昭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从而截断了上党郡(今山西长治附近)和韩都的联系。上党郡的郡守冯亭不愿意投降秦国,谋划利用赵国的力量抗秦,于是派使者带地图要把上党郡的17座城池献给赵国。赵孝成王派军队接收了上党,两年后,秦国派王龁把上党团团包围。

长平之战的第一阶段:赵孝成王派廉颇率领近25万大军去解上党之围。廉颇带大军驻守长平,秦国也派大军向长平进攻。战场经验丰富的老将廉颇根据形势在长平调兵布阵,准备与秦军打一场持久战。任凭秦兵挑衅,廉颇只是坚守阵地。秦军后方的补给线长,运输困难,难以持久。两军长期对峙,秦军已经慢慢地显出疲态,前线的指挥官眼见即将不支,只好如实向秦昭王禀报。秦昭王采纳范雎的主意,离间赵国,并毁谤廉颇老了不敢应战。

长平之战的第二阶段:公元前260年,赵括统率20万大军来到长平,廉颇只好交出兵符。赵括总共率领近45万大军,完全尊重赵孝成王的意见,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针——如果秦兵再来进犯,一定要迎头痛击;如果敌人被打败,一定要马上乘胜追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可。而此时,秦昭王派出白起接任年龄偏大的王龁。白起号称战国时期著名军事家,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成功将赵军主力围困在一处险地40多天,赵括兵败而亡,近30万赵国投降将士被白起坑杀,但是秦国近60万大军死伤接近一半,也损失惨重。秦国以白起挂帅,并且拥有绝对兵力优势,也只是惨胜。如果赵括没有先死,率赵国军队继续作战,秦国只会损失更大,后续战局将难以预料。

长平之战的第三阶段:白起全歼赵国40多万军队,尤其坑杀近30万赵国投降将士引起巨大争议,以魏、韩为代表的诸侯国终于感受到灭顶之灾。秦国内部也由于白起的过度嗜杀和居功自傲引发矛盾,宰相范雎利用这一点,以秦昭王的名义,让白起自尽而亡,并安排自己的亲信郑安平为大将接管了长平军队。彻底惊醒的其他诸侯国开始发起联合行动,其中就有信陵君窃符救赵等著名历史事件。诸侯联军很快打败了郑安平统率的秦国军队,郑安平兵败投降了赵国,举荐郑安平的范雎只能向秦昭王请辞。

当我们仔细回顾长平之战的三个阶段后可以看出,赵括并没有那么不堪,反而展现了一个优秀将领的很多素质,发动进攻是赵孝成王的根本战略意图(廉颇守了近三年,赵国也不堪重负,但所有赵国现役将领都认为守城是唯一正确方式,换句话说,军中没有大将愿意执行赵孝成王进攻的策略。历史事实证明,包括乐毅和李牧在内的著名将领都是对的,与秦国精锐军团开展大规模的对攻战,很难有胜算)。

但是,面对白起的绝对优势兵力,赵括依然以15万伤亡让秦国也付出了近30万伤亡的代价(秦国总兵力近60万),如果不是赵括战死,剩下的近30万赵国将士有可能会对秦国军队造成更大的伤害(这也是后人对赵括最大的诟病,为什么不及时向秦国军队发起进攻,而是在等待援军失败,被围困40多天之后才发起进攻,但其中更多细节已经难以追究)。尽管长平之战几乎让赵国主力被屠戮殆尽,但也极大削弱了秦国的军事实力,不但白起死于秦国内部斗争,而且宰相范雎也在长平之战结束后不久辞官,随后病死应县家中。

总体而言,秦国在经过商鞅变法之后,秦昭王任用范雎、蔡泽和王翦等能人贤臣,且后期还有吕不韦和李斯等优秀人才辅佐嬴政,已具备了统一六国的基本底蕴,历史车轮滚滚向前,难以阻挡。

资料来源:该历史事件素材取自互联网多个渠道,如百度百科、知乎等,编者进行了部分改写和加工。

02

思维惯性:

用习惯了的思维方式,思考变化的事物

思维惯性是指人们不自觉地用某种习惯了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已经变化的事物。一头驴子背着一袋盐过河结果盐被河水溶化,驴子觉得很轻松,后来驴子背着棉花过河,结果呢?

【案例:莱特兄弟为什么成功了】

1890年,航空先驱奥克塔夫·查纽特(Octave·Chanute)在一次演讲中曾经大胆预言,“没有一个人”可能拥有解决飞行问题所必需的想象力、机械敏锐度、数学能力和融资技能。他认为:“这可能是因为完成一项完整的发明需要各种各样的才能,所以进展非常缓慢。”从某种意义上看,查纽特是对的;从另一种意义上看,他又是错的。人类飞行的问题不是一个人能解决的。但是,有两个人做到了。莱特兄弟永不满足的好奇心使他们拥有了广泛的知识面和巨大的勇气,使他们对机械和数学就像对艺术、生物和文学一样得心应手。

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都不是专业人士。事实上,莱特兄弟都没有上过大学,也没有接受过任何正规的技术培训。莱特兄弟利用自行车生意的利润,建造了成本不到1000美元(相当于今天的2.8万美元)的莱特飞机。莱特飞机的第一个原型飞行高度为852英尺,经过改进后,它最终飞行了40多英里。

在莱特兄弟设计和测试他们的飞机的同时,史密森学会的秘书、大学教授塞缪尔·兰利也在设计他的飞机。兰利花了7万美元(相当于现在的200万美元)建造他的飞机,大部分资金来自美国陆军的拨款。不幸的是,兰利的飞机在它的“处女航”中,在试图起飞时坠入了波托马克河。

资料来源:https://new.qq.com/omn/20200326/20200326A0MRFL00.html, 编者进行了改编。

03

思维封闭和决策困境:

简单用非此即彼、顺序排列的方式思考

面对复杂多变的事物,人们仍用简单的非此即彼或顺序排列的方式去思考。美国驾驶员考试曾出过这样一个题目:“在一条公路中间,左边是一个人,右边是一条狗,眼看就要轧到他们了,你是轧人还是轧狗?”

思维上的局限性有时会造成决策困境,接下来将介绍两个典型的故事——“布里丹选择陷阱”和“霍布森选择”。

【案例:决策困境】

从前有一个叫布里丹的外国人,他的驴子饿得直叫,他就牵着驴子到野外去找草。看到左边的草很茂盛,他便带驴子到了左边,又觉得右边的草颜色更绿,他就带驴子跑到右边,但又觉得远处的草品种更好,他便牵着驴子到了远处。布里丹带着驴子忽左忽右、忽远忽近,始终拿不定主意。结果,他的驴子被饿死在路途中,这就是“布里丹选择陷阱”

霍布森(Hobson)是英国的一位养马人。话说霍布森养了一群马,租马人很多,可顾客都要租那匹跑得最快的马,结果,跑得快的马天天累得口吐白沫,而其他的马却整天优哉游哉,养尊处优,而且跑得越来越慢。霍布森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最后想出一个办法。他将所有的马编上号,然后告诉想要租马的人,这里有很多马,任何人都可以自由挑选;但是,当顾客来租时,却只能按号取马。因为想租马的人很多,所以不仅霍布森的好马可以得到充分的休息,差马也可以得到锻炼。当然,租马人实际上根本就没得选择,后来人们就慢慢地把这种“没得选择的选择”称为“霍布森选择”。

资料来源:该素材部分来自百度百科和MBA智库,编者进行了部分修改。

04

思维惰性:

不积极主动去思考,是创新的最大障碍

很多人把懒惰当成毁掉一个人的根本原因,实际上毁掉个人的不一定是懒惰,而是下面这五种惰性思维,这些思维决定了懒惰的本质,进而一点一点把一个人彻底给毁掉。

1. 车到山前必有路——实际上变成了得过且过,不积极解决问题。很多时候,我们就是抱着这样的态度,用车到山前必有路来安慰自己,实际上就是得过且过,走一步算一步,对以后的事情没有任何预测和规划,总是事情到了跟前才去想办法,这就是典型的惰性思维。

2. 自己不干自有人干——最后还真没人干。这是个体没有责任感的体现,总是认为这件事情自己不干自然会有人干,所以自己就不干,也是等靠要的惰性思维,最后这件事情可能真的没人干,在这种恶性循环当中一点一点地把自己的善意、进取心和前途给耽误了。

3. 多干活可能很吃亏——于是各扫门前雪。这种思想更是害人不浅,很多人就是不愿意多干一点活,看自己的同事忙得不可开交,自己装作在干活,也不愿意去帮别人,总认为自己干多了很吃亏,结果自己需要别人协助的时候,没有人帮自己,这就是各扫门前雪的惰性思维。

4. 努力也得不到承认——于是把偶然当必然,急功近利。这种思维模式也害人不浅,很多人努力了一把,结果没有得到认可,也许不是别人或领导不认可,而是自我感觉良好,而且把这种本来是偶然的情况当作一种必然情况。一个人的努力,只有持续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这种认可是有很多标准和条件的,比如说符合企业和组织的价值观,能够得到别人认可的结果等。这种把偶然当必然的惰性思维,让很多人老早就放弃了自己的职业追求。

5. 人家都是这么干的——于是盲目从众,不思进取。从众的心理即认为别人都是这么干的,所以自己还是就此打住为好,这种从众的心态让很多人放弃了自己本来态度很坚决的追求。一个人的思维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为,而这些行为一旦变成习惯之后就变成了可怕的惰性思维,再想去纠正,难度就会非常大。

惰性思维的产生就是因为个体主观依赖性严重或者抱着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等,从而缺失了积极主动的主观思维能力,不积极主动地去思考,这是创新的最大障碍之一。创新本质上是价值的增值,而创新主体是具有能动性的人,但人同时又是社会性动物,也具有追求舒适和趋利避害的天然属性。因此,打破惯性思维和惰性思维的重要方式之一,就是适当走出舒适区,直面挑战,用积极的心态和方式应对困难和挑战。

05

个体知识有限:

创新是人类集体的智慧

对于创新而言,个体知识的有限性几乎无法逾越。随着专业分工越来越精细,各领域知识都在快速增长,个体需要把握很多不确定性变量。

认识到个体知识的有限性才能更好地让个体参与到团队活动中。创新很多时候是人类集体的智慧以及协同工作的结果。无论是有形产品创新,还是服务和商业模式创新,都可能集中了群体的智慧和汗水,认识到这些才能更好地推动集体的创造性劳动,提高群体协作的效率。

而囿于个体知识的有限性,很少有单个人提出足够多的方法。以爱迪生试验电灯材料为例。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材料,爱迪生曾经用过1600多种金属材料和6000多种非金属材料,而采集的材料有14000多种;在发明蓄电池过程中试用了9000多种材料,失败了50000多次。

因此,爱迪生曾经说道:“我们人类在试错中损失的时间和精力远比在自然灾害中遭受的损失要惨重得多。”这其实也是对个体知识有限的一种解读。

注:本文摘编自《产品创新思维与方法》,机械工业出版社,已获授权。如有其他问题,请后台联系解决。

自媒体
备案信息
工业和信息化部域名信息备案
全国公安机关互联网站安全备案
电话
400-007-9000
010-82659965
010-82873036
地址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大街8号中钢国际广场A座6层
邮编:100081
E-mail: service@chnstone.com.cn
Copyright @chnstone.com.cn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