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电话:400-007-9000,13501208501(马老师)
离开了批评与自我批评,一个组织就离死亡不远
发布时间:2024-05-30 16:32 文章来源: 华夏基石e洞察 作者: 彭剑锋 薛冬霞 点击:次
文 / 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薛冬霞,华夏基石高级合伙人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摘编自彭剑锋教授新著《赢在组织》,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使整个组织保持肌体健康,生机勃勃,能及时清除组织积淀的毒素,及时割除组织滋生的各种毒瘤,自觉抵御外来病毒的侵蚀,不断提高组织自身免疫力?笔者认为,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持续激活组织、增强党的组织生机与活力的法宝和方法,这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内民主生活会、干部整风等法宝的力量。
01
自我批判是解决党内思想矛盾的有力武器
马克思主义认为批判是解决党内思想矛盾的有力武器。如恩格斯指出,党内批判“无疑会使许多人感到不愉快……这对于党来说,一定要比任何无批判的恭维更有益处”。恩格斯还指出:“看来大国的任何工人政党,只有在内部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这是符合一般辩证发展规律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正是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所起的监督与推进作用,让无产阶级政党充满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加之中国几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如“吾日三省吾身”“闭门常思自己过”等修身养性思想的延续,一直以来,批评和自我批评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效武器,也是保持党组织肌体健康的有力武器。
(一)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作为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在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就注意使用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1921年1月28日,毛泽东在写给湖南学生联合会会长彭璜的信中就谈到,“弟两年半以来,几尽将修养功夫破坏:论理执极端,论人喜苛评,而深刻的自省功夫全废。”并指出彭璜身上存在言语不够爽快,态度不够明确等十个方面。毛泽东还将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修身养性的功夫提升到拯救世界的高度,认为“吾人有心救世,而于自己修治未到,根本未立,枝叶安茂?”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为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撰写的决议的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对批评做了较多的论述,比如对单纯军事观点的来源,毛泽东认为纠正的方法之一是发动地方党对红军党的批评和群众政权机关对红军的批评,以影响红军的党和红军的官兵。
同时,他提出第四军党内存在着非组织的观点,其表现之一就是非组织的批评。所谓非组织的批评:(1)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但是红军党内的批评有些不是这样,变成了攻击个人。其结果,不但毁坏了个人,也毁坏了党的组织。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纠正的方法,在于使党员明白批评的目的是增加党的战斗力以达到阶级斗争的胜利,不应当利用批评去做攻击个人的工具。(2)许多党员不在党内批评而在党外去批评。这是因为一般党员还不懂得党的组织(会议等)的重要,以为批评在组织内或在组织外没有什么分别。纠正的方法,就是要教育党员懂得党的组织的重要性,对党委或同志有所批评应当在党的会议上提出。
在该文中,毛泽东还提出了应注意的事项:在批评时要避免主观主义,“不要证据的乱说,或互相猜忌,往往酿成党内的无原则纠纷,破坏党的组织。”同时,批评的对象应是原则问题而不是枝节问题,“有些同志的批评不注意大的方面,只注意小的方面。他们不明白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至于个人缺点,如果不是与政治的和组织的错误有联系,则不必多所指摘,使同志们无所措手足。而且这种批评一发展,党内精神完全集注到小的缺点方面,人人变成了谨小慎微的君子,就会忘记党的政治任务,这是很大的危险。”
随着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的发展,共产党人还逐渐摸索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论。张闻天在谈到自我批评时指出:
布尔什维克的自我批评应该成为我们党改善对于群众的领导方式的有力武器。这种自我批评应该具体分析我们在领导群众中的经验,指出我们自己工作中的错误与缺点,使我们以后能够更好地领导群众。这种自我批评有它的时间性,特殊性,与连续性。它一层深一层的向着取得领导群众的艺术的方向前进。自我批评的价值也就是在这里。
1937年9月,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中指出,积极的思想斗争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号召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拿起这个武器。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的方法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
1941年8月2日,他在致左翼作家萧军的信中说:“延安有无数的坏现象,你对我说的,都值得注意,都应改正。但我劝你同时注意自己方面的某些毛病,不要绝对地看问题,要有耐心,要注意调理人我关系,要故意地强制地省察自己的弱点,方有出路,方能‘安心立命’。否则天天不安心,痛苦甚大。”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在毛泽东看来,批评也是一种爱护,而非打击。
1942 年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更是从多个层面阐明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理论问题。其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宗旨或指导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其二,批评者应有的态度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其三,被批评者应有的态度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四,批评者的权利、被批评者的义务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其五,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公式是“团结——批评——团结”。毛泽东号召:“批评是批评别人,自我批评是批评自己。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但作为领导者,对自己的批评是主要的。”
1943 年《中央关于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把自我批评提到更高的高度:“自我批评是马列主义政党的不可缺少的武器,是马列主义方法论中最革命的最有生气的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政党进行两条战线斗争的最适用的方法,而在目前则是反对错误思想建立正确作风的最好方法。”整风运动中,在中央和中央领导的各种倡导和号召下,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进行自我批评,有很多人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当时自我批评的场景。
赵安博同志批评自己怕羞,做工作不敢与主要负责同志协商,以致敌军工作没有很好的开展;孙国良同志批评自己游击主义、散漫;郑佳谷同志批评自己……对群众的态度不好;杨南贵同志批评自己因做地方工作,很久没有参加党的会议。”
职业革命家高鲁在他的《高鲁日记》中则重点描述了自我批评的效果,即通过自我批评产生了怎样的“灵魂触动”:“晚上开生活检讨会。每人都把自己的优缺点谈一遍……为什么现在的缺点不马上改掉呢?熄灯哨子吹了,我睡在炕上久不能寐,想着自己的弱点应该怎样克服。”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其中谈道:
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我们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的整风运动之所以发生了很大的效力,就是因为我们在这个运动中展开了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中国共产党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保持党的活力,达到固化而不僵化的目的,又在实际运作中不断强化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纠错、斗争成分。尽管其间也不无曲折,但总的趋势是党越来越重视通过自我的反省及人际的互动激发思想斗争,达到思想统一的效果。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依然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看作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不可缺少的武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方法论中最革命的、最有生机的组成部分。
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种方法,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而且是唯一的方法”,并主张实行民主集中制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基础。为此,在讲话中他号召党的领导干部要发扬民主,要启发人家批评,要听人家的批评,自己要经得起批评,应当采取主动,首先作自我批评。他还率先作了自我批评:“我们这几年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第一笔账,首先是中央负责,中央又是我首先负责。”
(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
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非常注重利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来增强战斗力。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代表的毛泽东同志对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视和有效运用前文已述,不再赘述。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代表的邓小平同志同样一贯重视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1956年9月,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同志强调说:“为了保持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为了及时地帮助同志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必须大大发展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1977 年 12 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指出,党委内部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有这种风气。邓小平同志主张,批评和自我批评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本着团结同志、纯洁党性的目的,实事求是地分析错误的实质和根源,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针对一些党员不合格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要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从十一届五中全会开始,党正式建立了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这次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各级党委或常委都应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既对多年来的“左”倾错误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作了科学的分析和批评,又坚决地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从而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维护了全党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和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1989年12月,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党内领导人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他说:“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维护党的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所有的党员都必须在党内生活中学会正确运用这个武器,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使党的优良作风放射出新的光彩。”也就是说领导干部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中,要以身作则走在党员前列,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只有党政领导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内一般党员才能放下心理顾虑,畅所欲言,才能营造出真正的民主氛围,各种有理、有利的批评才能被提出来。如果领导干部走过场,不主动、不支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建设性的声音和建议就会消失,导致“万马齐喑究可哀”。同时,江泽民同志强调党员、干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提高党性修养和理论修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坚持“四自”的自我批评方式,即经常按照党章党规对照检查,规范行为,严于律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在 21 世纪,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胡锦涛同志在推进“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时强调:执政党要带着现实问题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针对党内存在的现实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抓住重点,着力从世界观上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好群众意见比较集中、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要抓住问题的实质进行深入剖析,从思想上政治上划清是非界限。既要防止“空对空”,也要防止就事论事。同时,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边整边改,无论在学习提高阶段、自我剖析阶段还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阶段,都要随时注意发现和解决问题,能改的一定要马上改,使每个阶段都真正成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断解决问题、弥补不足、完善提高的过程,成为边整边改的过程,让干部、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到“三讲”教育带来的变化和进步。
(三)自我革命是治党的良药和武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自我革命”作过一系列重要论述。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
(四)如何系统地认识批评和自我批评
1.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对象
1942年11月,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陈云同志作了关于整党问题的讲话,认真开展自我批评是他重点阐释的四个问题之一。他指出,具体的错误才是批评的对象,而不是人。
2.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目的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不但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还要有批评的精神,要反对那种庸俗的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态度。……当然,我们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同志,治病救人”。陈云也指出“批评的目的并不是出气,主要是在于真正帮助人家纠正错误”,需要“及时教育之,纠正之,说服之,使之从错误中求得教训,并且提高到原则上来认识”,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于改进,并提升认知,是“帮助一些同志克服他们的毛病,挽救一些人,以免他们的错误继续发展”,而不是给他人穿小鞋,与他人过不去。
3.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必要性
由于认知的局限,人都会犯错误,尤其是面对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且宏伟的任务,错误更是在所难免。党要在不同阶段实现不同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并反复提醒全党加以保持。党内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在是非面前不敢坚持原则,如果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就会受到威胁。同时,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发扬民主的形式和手段,让大家能够发表意见。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发扬民主,要启发人家批评,要听人家的批评。自己要经得起批评。应当采取主动,首先作自我批评。有什么就检讨什么,一个钟头,顶多两个钟头,倾箱倒箧而出,无非是那么多。如果人家认为不够,请他提出来,如果说得对,我就接受……总之,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陈云同志则在 1962年2月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发扬民主,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都是我们党的老传统,只是这几年把这个传统丢了,现在要把它恢复起来”。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保持团结的手段。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陈云同志则认为,“有不同意见不要避而不谈,有意见不谈,就对破坏团结负有责任。以为提了意见不好共事是错误的,经验证明,有意见就提,最后才能达到真正的团结,有意见不提反而不利于团结”“如果鸦雀无声,一点意见也没有,事情就不妙”。
只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真正实现实事求是。陈云同志认为,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可以同时从主客体两个方面减少主观与客观的偏差:一方面,通过自我批评可以减少主观性,增加客观性,“要做到客观,首先要对自己客观,对自己客观了,就可以把人家也看得客观。开展自我批评,会使一个人更虚心、更客观”。另一方面,通过听取批评意见可以增加对自己和事物认识的客观性,“一般说来,看别人的毛病比较容易,看自己的毛病比较难”“有很多事情还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因为我们自己的意见不一定是客观的,而别人对我们的缺点、错误可能会看得更清楚些,处理问题可能要更客观些”。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党员不断克服怠惰、退化,保持党性的手段。
党员“如果不从认识自己错误上求进步,装洋蒜,一定要跌觔斗”。“要做一个好党员,就要与自己作斗争,经常以正确的意识去克服自己的不正确的意识。这个思想上的斗争和斗争中的胜利,就是自己思想意识上的进步”,反过来,如果“自己不跟自己的错误意识作斗争,偷偷地容忍自己错误意识存在着,则错误意识就会发展,结果越错越远,终究会离开革命的队伍”。陈云同志将是否自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考察共产党员党性优劣的试金石。
4.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范围
批评和自我批评并不适用于一切场景,邓小平同志认为“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能经常开展。党内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高低,都要能接受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陈云同志则指出,“我们的批评是对待革命同志的。在敌人跟前,我们不能作自我批评。不能把党内处理问题的原则用来对待敌人”。
(五)如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 要有公心,坚持正确的立场
有公心,指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为了组织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陈云同志指出,“共产党员参加革命,丢了一切,准备牺牲性命干革命,还计较什么面子?把面子丢开,讲真理,怎样对于老百姓有利,怎样对于革命有利,就怎样办”。
2. 态度谦逊,实事求是
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过程中,要客观看待自己,保持谦虚、力避骄傲,同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
3. 大处着眼,关注全局
批评和自我批评应该有所侧重,毛泽东同志就强调,“关于党内批评问题,还有一点要说及的,就是有些同志的批评不注意大的方面,只注意小的方面。他们不明白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至于个人缺点,如果不是与政治的和组织的错误有联系,则不必多所指摘,使同志们无所措手足。而且这种批评一发展,党内精神完全集注到小的缺点方面,人人变成了谨小慎微的君子,就会忘记党的政治任务,这是很大的危险”。
4. 勇于承认,重在改进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点在于改正缺点,毛泽东同志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陈云同志则指出,“要采取这样的态度:所有的错误要承认,讲得不对的可以批驳”“要从错误中学习,就必须克服掩盖错误的倾向”。
5. 从领导做起,发挥示范效应
江泽民同志指出,“能不能经常地自觉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是衡量一个领导班子是否坚强有力、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具有一身正气的重要尺度”。习近平同志则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坚持原则,严肃地而不是敷衍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6. 注重方式方法
邓小平同志强调:“批评的方法要讲究,分寸要适当,不要搞围攻、搞运动。但是不做思想工作,不搞批评和自我批评一定不行。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是乱批一通,也不是不痛不痒,而是要有一定的章法,有相应的要求。习近平同志开出的“药方”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指名道姓讲问题、提意见、论危害”,要有“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防止批评和自我批评蜻蜓点水、避实就虚、避重就轻、一团和气,要“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批评必须出于公心,不主观武断,不发泄私愤”。
7. 形成制度
各级党组织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组织生活制度。党通过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分清是非,坚持原则,根据“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严格要求,热情帮助,真正达到弄清思想、团结奋进的目的。
8. 用好历史经验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成功运用集中表现在几次大的整风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曾在1942 年、1950 年、1957 年进行过规模较大的整风运动,其中延安整风最为著名。党的整风运动要求党员、干部以党的利益为重,服从上级机关领导,不搞小团体,反对个人主义或自由主义等错误倾向,重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遵从群众观点和上级指示,艰苦奋斗,等等。这些要求成为党员自我批评的标准。在整风运动中,为了正确地解决党内矛盾,毛泽东同志制定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在未来党的建设中,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用好这个有力武器,就要用好这些历史经验。
02
自我批判与自我超越是中国企业家最稀缺的品质
中国许多企业为什么做大以后,容易翻船或者猝死, 表面上是因为资金断裂,死在现金流枯竭,实质上是企业家缺乏自我批判精神,一夜做大暴富之后,从自恋到自大、再到自我膨胀,大过客户,牛过政府,超越时代;危机意识淡簿,没有自我批判精神,企业难以走出成功陷阱;不敬畏法制,不尊重常识、任性过度,超越企业家本位。我很欣赏中国的两位企业家,一位是华为的任正非,另一位是美的何享健。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最重要的企业家精神,我认为就是自我批判,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时刻保持自我批判。
在中国企业中,几乎没有其他哪个企业的自我批判比华为公司更深入、更持久,可以说华为公司的成长史就是持续自我批判的历史。下文中,笔者以华为公司为例分享企业应如何开展自我批判。
(一)任正非最难得可贵的品质就是自我批判精神
一个企业,一个组织,要是总背负着成功与辉煌的包袱,就会离死不远。企业家,尤其是高层领导团队,要主动走出舒适区,要有自我批判精神。任正非虽然 80 岁了,但是他仍然保持着激情和奋斗精神,可以说突破了年龄上的局限,越老越有智慧。笔者认为:人不要做虾米,一红就死;要做红辣椒,越老越红,越老越辣。组织是生命有机体,和人一样,越到一定年龄靠的越是精气神,越老越要突破组织屏障。对一些老同志来说,不要认为自己退休了,就自己给自己设限,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要善于学习,要有创造能力,学会跟年轻人打交道。
任正非是军人出身,工作作风有时也很霸道,但任正非有很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自我批判精神。无论华为做多大,任正非都能做到低调务实,以谦虚的心态向一切优秀的人或企业学习。华为的自我批判首先来自任正非深深的危机感。2001年,在华为发展势头正盛时,任正非却在内部会议上提出要为“过冬”做准备,并在内刊上发表了关于危机的著名文章《华为的冬天》。他提道:“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2010 年,华为在成为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先者时提出管理转型。2011 年,华为开始组织转型,并创造性地设计了“轮值董事长制”。正是这种危机感让华为始终懂得自我批判、自我调整,保持着企业发展应有的活力。
其实,华为经历的企业发展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是自我批判、自我蜕变的过程。可以说自我批判是任正非的一种价值主张,也是他长期坚守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人民大学吴春波教授长期追踪研究华为,梳理了多年以来任正非关于自我批判的文章以及关于自我批判的观点。
1. 自我批判的文章
1996 年,《反骄破满,在思想上艰苦奋斗》《再论反骄破满,在思想上艰苦奋斗》;
1998 年,《在自我批判中进步》《一个人要有自我批判能力》;
1999 年,《自我批判和反幼稚是公司持之以恒的方针》《自我批判触及灵魂才能顺应潮流》;
2000 年,《为什么要自我批判》;
2006 年,《在自我批判指导委员会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7 年,《将军如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永远不会成为将军》;
2008 年,《从泥坑里爬起来的人就是圣人》;
2010 年,《开放、合作、自我批判,做容千万家的天下英雄》;
2014 年,《自我批判,不断超越》《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
2015 年,《转发〈财经管理团队民主生活会纪要〉》《华为公司改进作风的八条要求(重申)》;
2016 年,《前进的路上不会铺满了鲜花》《华为,可以炮轰,但勿捧杀》《不分国籍、不分人种、万众一心,用宽阔的胸怀拥抱世界、拥抱未来!》;
2017 年,《任总在行政服务解决“小鬼难缠”工作进展汇报上的讲话》《要坚持真实,华为才能更充实》。
2. 自我批判的观点
“20 多年的奋斗实践,使我们领悟了自我批判对一个公司的发展有多么的重要。如果我们没有坚持这条原则,华为绝不会有今天。”
“没有自我批判,我们就不会认真听清客户的需求,就不会密切关注并学习同行的优点,就会陷入以自我为中心,必将被快速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所淘汰。”
“没有自我批判,我们面对一次次的生存危机,就不能深刻自我反省,自我激励,用生命的微光点燃团队的士气,照亮前进的方向。”
“没有自我批判,就会故步自封,不能虚心吸收外来的先进东西,就不能打破游击队、土八路的局限和习性,把自己提升到全球化大公司的管理境界。”
“没有自我批判,我们就不能保持内敛务实的文化作风,就会因为取得的一些成绩而少年得志、忘乎所以,掉入前进道路上遍布的泥坑陷阱中。”
“没有自我批判,就不能剔除组织、流程中的无效成分,建立起一个优质的管理体系,降低运作成本。”
“没有自我批判,各级干部不讲真话,听不进批评意见,不学习不进步,就无法保证做出正确决策和切实执行。”
“只有长期坚持自我批判的人,才有广阔的胸怀;只有长期坚持自我批判的公司,才有光明的未来。自我批判让我们走到了今天;我们还能向前走多远,取决于我们还能继续坚持自我批判多久。”
“使用批判的武器,对自己、对今天、对明天批判,以及对批判的批判。”
“一定要把华为公司的优势去掉,去掉优势就是更(大的)优势。”
“自我批判是拯救公司最重要的行为。”
“倡导自我批判,但不提倡相互批评,因为批评不好把握适度,如果批判火药味很浓,就容易造成队伍之间的矛盾。”
“自我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也不是为全面否定而批判,而是为优化和建设而批判。总的目标是要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
(二)华为自我批判的五大维度
在华为,任何事情都可以作为自我批判的由头。华为自我批判的维度有:
1. 基于制度的自我批判
职位体系、任职资格体系、绩效评价、劳动态度考核等,都有自评环节,这就是对评价内容的制度性自我批判。华为规定,先自评然后由他人评价。自评就是自我批判。这种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自评,可以使员工的自我批判更有针对性、更有系统性以及常态化。
2. 基于事件的自我批判
华为会针对组织发展中出现的某一具体事件进行自我批判。2018 年,华为发出对经营管理不善领导责任人的问责通报,并借机进行自我批判。华为通过对反映公司现实状况和运作状态的事件的自我批判,不断发现和揭示组织与人存在的问题,并以自我批判和批判为逻辑起点,持续地解决和优化这些问题。
3. 基于文章的自我批判
华为也常以内外部文章为引子,来触发公司内部的自我批判。
2009年,发布《关于各级干部结合〈再谈“一唬二凶三骂人”现象〉文章的学习,开展例行自我批判工作的通知》展开自我批判。
2010年,发布《关于组织学习欧洲大罢工案例的决议》,要求管理者进行反思。
2011年,发布《我们还是以客户为中心吗?!》,围绕背离以客户为中心展开自我批判。
2016年9月,《OPPO和vivo的“人民战争”》引发公司消费者业务群的自我批判,截至 11月7日,已有620名管理者提交个人学习心得,完成率为99.2%;各二级部门及地区部共26个办公团队已全部落实集体学习。任正非在学习简报上亲撰按语:“终端太伟大了。向一切优秀的人学习,真正敢批评自己已经是伟大的人了。不管你真谦虚、假谦虚,我真心地说你们伟大,你们是我们的希望,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一定是你们的。”
2016年,华为蓝军发布《华为可以向云栖大会学什么》,针对阿里巴巴组织召开的云栖大会进行自我批判。
2017年1月,任正非签发邮件转发了华为员工王盛青发表的一篇文章《少些浮躁,深入纵深——对业务现状的思考及改进建议》,要求各部门围绕此文进行自我批判。
4. 基于标杆管理的自我批判
标杆管理法是一种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其他标杆企业,企业重新思考和设计经营模式,借鉴先进的模式和理念,再进行本土化改造,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最佳经营模式。
标杆管理的前提首先是自我批判。只有认清自己的现状,认清自己与标杆的差距才有可能进行标杆管理。
标杆有内部标杆、外部标杆,有竞争性标杆、职能性标杆、流程性标杆。针对这些标杆,企业可以进行基于标杆管理的自我批判。
在华为,一些重大管理变革如“五个一工程”、1130日落法、美军组织、丰田管理、IBM流程的引进,都是以标杆学习为先导的。
5. 员工对公司的批判
员工对公司的批判有很多。比如,2010年,一篇题为《如果任总退休了,华为的好日子还能继续下去吗?》的帖子发布在华为心声社区上。又如,员工发表《华为反思十大内耗》《任老板,您要么就别来了,要么微服私访,不然挺扰民的!》等。对此,任正非指出:有人给公司提意见是公司的幸事。
(三)打造华为自我批判的土壤
华为为什么能把自我批判做起来?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带头
任正非把自我批判看作拯救公司最重要的方法,他不仅是自我批判的倡导者,实际上也是自我批判的践行者。2020年12月30日,华为心声社区发布了任正非在企业业务及云业务汇报会上的讲话全文,并特意加了一段按语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任总属不太懂的一家。他经过较长时间的调研、访谈,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抛出一块‘粗砖’,供探讨、批评、参考。”这一讲话在华为内部引起巨大反响,员工纷纷发表评论。华为的优点是:不要面子,敢于自我批判。任正非表示“不要脸的员工进步快”,在华为他最“不要脸”。他一直走在自我批判的前列。
一把手能够做到自我批判是在公司营造起自我批判良好氛围最关键的因素。公司上上下下都知道,任正非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他对自己的批判是很彻底的。任正非多次在高级干部的会议上讲,当他的某些工作出现问题和失误,他在自我检查时曾数次痛哭流涕。很多人很难去想象一个大公司的老板会在下属面前这么深刻地检讨自己,然而这就是事实,就像他讲的“我若贪生畏死,何来让你们去英勇奋斗”。对自我批判,他同样身先士卒。
2. 组织保障
一件事情做得好不好,有没有组织保障非常关键。华为公司在作任何决策时都强调组织保障,一定要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人。
华为公司的自我批判组织保障有两个。一个是员工自我批判委员会。员工自我批判委员会是 2006 年成立的,并且在公司级自我批判委员会下设立了各级分委员会。公司级自我批判委员会由 18 位成员组成,任正非和轮值董事长都是这个委员会的顾问。它的职责是对全公司以及相关部门的自我批判制度建设与自我批判活动的有效实施和监督提供政策方向、政策指导,进行组织实施。华为公司的另一个组织保障是道德遵从委员会(Committee of Ethics and Compliance,CEC)。它于 2014年2月成立,这是一个实体部门,委员会下设道德遵从办公室(Office of Ethics and Compliance,OEC)。华为在全球建立了100多个道德遵从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职责和公司的道德遵从、文化、干部培养、自我批判是相关的。道德遵从委员会和董事会、监事会一起构成了公司治理的“三驾马车”。对于各级员工自我批判委员会和道德遵从委员会,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就是第一责任人,这样自我批判和道德监督就变成有组织可控、责任明确、日程清晰的正式议程,而不再是随机开展。
3. 舆论引导
华为进行自我批判的平台是“两报一论坛”,即《华为人》《管理优化》和心声社区论坛。《华为人》的定位是传播公司动态,传达公司精神,宣传内部的先进团队和人物事迹,树立学习榜样,提升员工凝聚力。它倾向于让华为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同时它也不断地公开自己的不足,披露自己的错误,勇于自我批判,刨松了整个公司思想建设的土壤。《管理优化》承载着诸如推动华为内部管理优化、管理进步的批判性功能,也正是这一点,让它在浩如烟海的企业内刊中脱颖而出。2015 年,《管理优化》刊登了一篇题为《一次付款的艰难旅程》的文章,直指华为内部的财务审批流程太复杂、财务人员经常设阻力等。该文引来任正非的关注,任正非怒斥华为财务团队“颐指气使”,并以总裁办电子邮件形式发给华为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全体员工。
心声社区被誉为华为的“罗马广场”,于 2008年6月29日正式上线。华为员工自动享有该社区账号,可实名或匿名发言。外部人士以访客身份登录社区,能浏览部分开放的频道和内容。2014年8月,心声社区全新改版,2016年点击量超过4亿次。心声社区还推出App以及微信、微博等应用途径。心声社区有自我批判的专栏,里面很多文章都非常尖锐、深刻,但是任正非都允许把它们发布出来,要求大家去学习、去思考。其中有一篇文章建议“老板要么就别来了,要么微服私访”,任正非看到后让所有人去思考。诸如此类的文章还有很多。
任正非认为:“心声社区总体是很健康的,让大家免费免责提意见,使华为文化得到普及理解。虽然大家在上面‘胡说八道’,针对我们说的,有很多人来评头论足,但这些跟帖就是未来将星在闪耀。我不需要知道马甲背后是谁,但是我知道华为有人才。”
4. 制度保证
自我批判的落实还需要有制度保证。在华为,自我批判绝对不是搞个活动、仪式、运动,它是深入或者嵌入到华为的制度当中的。比如华为选拔培养干部的标准。当年任正非说过一句话,基本法审定通过以后,当公司搬到坂田总部的时候,要在总部的大门口立一块大石头,把下面的这句话刻在这块大石头上:“一个企业长治久安的关键,是它的核心价值观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
在华为,品德要求、自我批判是干部选拔要求的必备条件。选拔后备干部有一个品德考评,主要考评两项内容,其中一项是自我批判能力。自我批判能力是一票否决制的,如果一名员工不具有自我批判能力,他就不能成为后备干部。在这样的制度保证下,自我批判才能真正成为大家的行为要求。
自我批判大会也是华为落实自我批判的制度保证。华为已经开过几次声势浩大的自我批判大会:1996 年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大会,2000 年中研部将呆死料作为奖金、奖品发给研发骨干大会,等等。除此之外,华为还有民主生活会制度。华为的民主生活会一年召开一次,主题不一样,主要由道德遵从委员会布置,各级道德遵从办公室组织实施与监督。民主生活会是组织、原则、主题、实施、输出、评价、验收和后续改进的闭合循环体系。
2013年,华为公司正式通过了《关于各级管理团队例行开展民主生活会的决议》,这个决议规定民主生活会在华为成为制度。各部门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人力资源部主管是组织负责人,道德遵从办公室是监督责任人,真正使民主生活会变成了一种有组织的、可控的、责任清晰的、目标确定的日程,而不是坐下来说两句就完事。
很多公司的民主生活会名义上是自我批判,最后却变成了自我表扬,常用的批判就是那几句话——脾气不好、追求完美主义、对上级意图理解不清晰、对下级关心爱护不够等。
5. 自我批判的培训与引导
在华为新员工的培训教材中有一部分专门讲“自我批判,不断进步”,有 3 万字左右,分四章,包括在自我批判中进步、如何正确处理工作挫折、勇于自我批判、自我批判就是自我超越。可以说员工一进入华为就会在内心播下自我批判的种子,从而培养和形成自我批判的意识与习惯。
自我批判是华为的厉害之处。如果企业走不出自我批判、自我革命这一步,没有胆量正视自身的痼疾,害怕揭开伤疤或刺破脓包时的阵痛,就做不大,只能在山沟沟里打转转,见不得世面。要构建组织能力,企业必须突破自我批判的障碍,这样才能让企业和个人不断完善,迈向更高的台阶。
来源:华夏基石e洞察(ID:chnstonewx)
摘编自彭剑锋教授新著《赢在组织》,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使整个组织保持肌体健康,生机勃勃,能及时清除组织积淀的毒素,及时割除组织滋生的各种毒瘤,自觉抵御外来病毒的侵蚀,不断提高组织自身免疫力?笔者认为,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系列持续激活组织、增强党的组织生机与活力的法宝和方法,这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内民主生活会、干部整风等法宝的力量。
01
自我批判是解决党内思想矛盾的有力武器
马克思主义认为批判是解决党内思想矛盾的有力武器。如恩格斯指出,党内批判“无疑会使许多人感到不愉快……这对于党来说,一定要比任何无批判的恭维更有益处”。恩格斯还指出:“看来大国的任何工人政党,只有在内部斗争中才能发展起来,这是符合一般辩证发展规律的。”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看来,正是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所起的监督与推进作用,让无产阶级政党充满力量。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加之中国几千年来优秀传统文化的影响,如“吾日三省吾身”“闭门常思自己过”等修身养性思想的延续,一直以来,批评和自我批评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是增强党组织战斗力、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的有效武器,也是保持党组织肌体健康的有力武器。
(一)批评和自我批评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
作为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毛泽东在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过程中,就注意使用批评与自我批评。
在1921年1月28日,毛泽东在写给湖南学生联合会会长彭璜的信中就谈到,“弟两年半以来,几尽将修养功夫破坏:论理执极端,论人喜苛评,而深刻的自省功夫全废。”并指出彭璜身上存在言语不够爽快,态度不够明确等十个方面。毛泽东还将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修身养性的功夫提升到拯救世界的高度,认为“吾人有心救世,而于自己修治未到,根本未立,枝叶安茂?”
1929年12月,毛泽东在为中国共产党红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撰写的决议的第一部分《关于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中对批评做了较多的论述,比如对单纯军事观点的来源,毛泽东认为纠正的方法之一是发动地方党对红军党的批评和群众政权机关对红军的批评,以影响红军的党和红军的官兵。
同时,他提出第四军党内存在着非组织的观点,其表现之一就是非组织的批评。所谓非组织的批评:(1)党内批评是坚强党的组织、增加党的战斗力的武器。但是红军党内的批评有些不是这样,变成了攻击个人。其结果,不但毁坏了个人,也毁坏了党的组织。这是小资产阶级个人主义的表现。纠正的方法,在于使党员明白批评的目的是增加党的战斗力以达到阶级斗争的胜利,不应当利用批评去做攻击个人的工具。(2)许多党员不在党内批评而在党外去批评。这是因为一般党员还不懂得党的组织(会议等)的重要,以为批评在组织内或在组织外没有什么分别。纠正的方法,就是要教育党员懂得党的组织的重要性,对党委或同志有所批评应当在党的会议上提出。
在该文中,毛泽东还提出了应注意的事项:在批评时要避免主观主义,“不要证据的乱说,或互相猜忌,往往酿成党内的无原则纠纷,破坏党的组织。”同时,批评的对象应是原则问题而不是枝节问题,“有些同志的批评不注意大的方面,只注意小的方面。他们不明白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至于个人缺点,如果不是与政治的和组织的错误有联系,则不必多所指摘,使同志们无所措手足。而且这种批评一发展,党内精神完全集注到小的缺点方面,人人变成了谨小慎微的君子,就会忘记党的政治任务,这是很大的危险。”
随着批评与自我批评思想的发展,共产党人还逐渐摸索出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论。张闻天在谈到自我批评时指出:
布尔什维克的自我批评应该成为我们党改善对于群众的领导方式的有力武器。这种自我批评应该具体分析我们在领导群众中的经验,指出我们自己工作中的错误与缺点,使我们以后能够更好地领导群众。这种自我批评有它的时间性,特殊性,与连续性。它一层深一层的向着取得领导群众的艺术的方向前进。自我批评的价值也就是在这里。
1937年9月,毛泽东在《反对自由主义》中指出,积极的思想斗争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号召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拿起这个武器。进行积极的思想斗争的方法就是批评和自我批评。
1941年8月2日,他在致左翼作家萧军的信中说:“延安有无数的坏现象,你对我说的,都值得注意,都应改正。但我劝你同时注意自己方面的某些毛病,不要绝对地看问题,要有耐心,要注意调理人我关系,要故意地强制地省察自己的弱点,方有出路,方能‘安心立命’。否则天天不安心,痛苦甚大。”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在毛泽东看来,批评也是一种爱护,而非打击。
毛泽东在延安
1942 年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更是从多个层面阐明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理论问题。其一,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宗旨或指导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其二,批评者应有的态度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其三,被批评者应有的态度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四,批评者的权利、被批评者的义务是“言者无罪,闻者足戒”。其五,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公式是“团结——批评——团结”。毛泽东号召:“批评是批评别人,自我批评是批评自己。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个整体,缺一不可,但作为领导者,对自己的批评是主要的。”
1943 年《中央关于继续开展整风运动的指示》把自我批评提到更高的高度:“自我批评是马列主义政党的不可缺少的武器,是马列主义方法论中最革命的最有生气的组成部分,是马列主义政党进行两条战线斗争的最适用的方法,而在目前则是反对错误思想建立正确作风的最好方法。”整风运动中,在中央和中央领导的各种倡导和号召下,中国共产党人开始进行自我批评,有很多人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当时自我批评的场景。
1942年,毛泽东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
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王恩茂在《王恩茂日记》中描述了当时自我批评的部分内容:“小组会议的优点是有许多同志进行了自我批评:赵安博同志批评自己怕羞,做工作不敢与主要负责同志协商,以致敌军工作没有很好的开展;孙国良同志批评自己游击主义、散漫;郑佳谷同志批评自己……对群众的态度不好;杨南贵同志批评自己因做地方工作,很久没有参加党的会议。”
王恩茂
职业革命家高鲁在他的《高鲁日记》中则重点描述了自我批评的效果,即通过自我批评产生了怎样的“灵魂触动”:“晚上开生活检讨会。每人都把自己的优缺点谈一遍……为什么现在的缺点不马上改掉呢?熄灯哨子吹了,我睡在炕上久不能寐,想着自己的弱点应该怎样克服。”
1945年4月24日,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关于批评和自我批评,其中谈道:
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我们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的整风运动之所以发生了很大的效力,就是因为我们在这个运动中展开了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中国共产党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保持党的活力,达到固化而不僵化的目的,又在实际运作中不断强化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纠错、斗争成分。尽管其间也不无曲折,但总的趋势是党越来越重视通过自我的反省及人际的互动激发思想斗争,达到思想统一的效果。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依然把批评和自我批评看作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不可缺少的武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方法论中最革命的、最有生机的组成部分。
1962年1月,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种方法,是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方法,而且是唯一的方法”,并主张实行民主集中制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基础。为此,在讲话中他号召党的领导干部要发扬民主,要启发人家批评,要听人家的批评,自己要经得起批评,应当采取主动,首先作自我批评。他还率先作了自我批评:“我们这几年工作中的缺点、错误,第一笔账,首先是中央负责,中央又是我首先负责。”
(二)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
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非常注重利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武器来增强战斗力。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代表的毛泽东同志对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视和有效运用前文已述,不再赘述。作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代表的邓小平同志同样一贯重视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1956年9月,在党的八大上,邓小平同志强调说:“为了保持党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为了及时地帮助同志克服缺点,纠正错误,必须大大发展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1977 年 12 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央军委全体会议上指出,党委内部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有这种风气。邓小平同志主张,批评和自我批评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本着团结同志、纯洁党性的目的,实事求是地分析错误的实质和根源,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针对一些党员不合格的问题,邓小平同志在十一届五中全会第三次会议上提出,要通过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解决这个问题。也是从十一届五中全会开始,党正式建立了党内民主生活会制度,这次全会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规定“各级党委或常委都应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981年6月,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决议既对多年来的“左”倾错误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作了科学的分析和批评,又坚决地维护了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毛泽东的历史地位,从而统一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认识,维护了全党的团结,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政治保证。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推进和国际国内政治局势的变化,1989年12月,江泽民同志再次强调党内领导人要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他说:“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维护党的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所有的党员都必须在党内生活中学会正确运用这个武器,领导干部更要以身作则,使党的优良作风放射出新的光彩。”也就是说领导干部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活动中,要以身作则走在党员前列,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只有党政领导带头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党内一般党员才能放下心理顾虑,畅所欲言,才能营造出真正的民主氛围,各种有理、有利的批评才能被提出来。如果领导干部走过场,不主动、不支持,批评与自我批评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建设性的声音和建议就会消失,导致“万马齐喑究可哀”。同时,江泽民同志强调党员、干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提高党性修养和理论修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坚持“四自”的自我批评方式,即经常按照党章党规对照检查,规范行为,严于律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
在 21 世纪,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胡锦涛同志在推进“三讲”(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教育时强调:执政党要带着现实问题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必须针对党内存在的现实问题,有的放矢地开展,抓住重点,着力从世界观上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尤其是要解决好群众意见比较集中、反映最强烈的问题。要抓住问题的实质进行深入剖析,从思想上政治上划清是非界限。既要防止“空对空”,也要防止就事论事。同时,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边整边改,无论在学习提高阶段、自我剖析阶段还是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阶段,都要随时注意发现和解决问题,能改的一定要马上改,使每个阶段都真正成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不断解决问题、弥补不足、完善提高的过程,成为边整边改的过程,让干部、群众实实在在地感到“三讲”教育带来的变化和进步。
(三)自我革命是治党的良药和武器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自我革命”作过一系列重要论述。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中国共产党最鲜明的品格。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勇于自我革命,从严管党治党,是我们党最鲜明的品格。必须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向发力,统筹推进党的各项建设,抓住“关键少数”,坚持“三严三实”,坚持民主集中制,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强化党内监督,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坚决纠正各种不正之风,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不断增强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我们党历经千锤百炼而朝气蓬勃,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始终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在进行社会革命的同时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显著的标志,也是我们党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关键所在。
(四)如何系统地认识批评和自我批评
1.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对象
1942年11月,在中共中央西北局高级干部会议上,陈云同志作了关于整党问题的讲话,认真开展自我批评是他重点阐释的四个问题之一。他指出,具体的错误才是批评的对象,而不是人。
解放初期的陈云
2.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目的
邓小平同志指出,“我们不但要有自我批评的精神,还要有批评的精神,要反对那种庸俗的小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态度。……当然,我们批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同志,治病救人”。陈云也指出“批评的目的并不是出气,主要是在于真正帮助人家纠正错误”,需要“及时教育之,纠正之,说服之,使之从错误中求得教训,并且提高到原则上来认识”,强调批评和自我批评在于改进,并提升认知,是“帮助一些同志克服他们的毛病,挽救一些人,以免他们的错误继续发展”,而不是给他人穿小鞋,与他人过不去。
3.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必要性
由于认知的局限,人都会犯错误,尤其是面对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且宏伟的任务,错误更是在所难免。党要在不同阶段实现不同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发扬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并反复提醒全党加以保持。党内存在的一个很大问题就是在是非面前不敢坚持原则,如果没有批评和自我批评,党就会受到威胁。同时,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发扬民主的形式和手段,让大家能够发表意见。毛泽东同志指出:“要发扬民主,要启发人家批评,要听人家的批评。自己要经得起批评。应当采取主动,首先作自我批评。有什么就检讨什么,一个钟头,顶多两个钟头,倾箱倒箧而出,无非是那么多。如果人家认为不够,请他提出来,如果说得对,我就接受……总之,让人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自己也不会垮台。不让人讲话呢?那就难免有一天要垮台。”陈云同志则在 1962年2月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指出,“发扬民主,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都是我们党的老传统,只是这几年把这个传统丢了,现在要把它恢复起来”。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保持团结的手段。毛泽东同志强调,“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陈云同志则认为,“有不同意见不要避而不谈,有意见不谈,就对破坏团结负有责任。以为提了意见不好共事是错误的,经验证明,有意见就提,最后才能达到真正的团结,有意见不提反而不利于团结”“如果鸦雀无声,一点意见也没有,事情就不妙”。
只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才能真正实现实事求是。陈云同志认为,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可以同时从主客体两个方面减少主观与客观的偏差:一方面,通过自我批评可以减少主观性,增加客观性,“要做到客观,首先要对自己客观,对自己客观了,就可以把人家也看得客观。开展自我批评,会使一个人更虚心、更客观”。另一方面,通过听取批评意见可以增加对自己和事物认识的客观性,“一般说来,看别人的毛病比较容易,看自己的毛病比较难”“有很多事情还要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因为我们自己的意见不一定是客观的,而别人对我们的缺点、错误可能会看得更清楚些,处理问题可能要更客观些”。批评和自我批评也是党员不断克服怠惰、退化,保持党性的手段。
党员“如果不从认识自己错误上求进步,装洋蒜,一定要跌觔斗”。“要做一个好党员,就要与自己作斗争,经常以正确的意识去克服自己的不正确的意识。这个思想上的斗争和斗争中的胜利,就是自己思想意识上的进步”,反过来,如果“自己不跟自己的错误意识作斗争,偷偷地容忍自己错误意识存在着,则错误意识就会发展,结果越错越远,终究会离开革命的队伍”。陈云同志将是否自觉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考察共产党员党性优劣的试金石。
4.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范围
批评和自我批评并不适用于一切场景,邓小平同志认为“党内的批评和自我批评能经常开展。党内不论什么人,不论职务高低,都要能接受批评和进行自我批评”。陈云同志则指出,“我们的批评是对待革命同志的。在敌人跟前,我们不能作自我批评。不能把党内处理问题的原则用来对待敌人”。
(五)如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1. 要有公心,坚持正确的立场
有公心,指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为了组织利益,而不是为了个人利益。陈云同志指出,“共产党员参加革命,丢了一切,准备牺牲性命干革命,还计较什么面子?把面子丢开,讲真理,怎样对于老百姓有利,怎样对于革命有利,就怎样办”。
2. 态度谦逊,实事求是
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过程中,要客观看待自己,保持谦虚、力避骄傲,同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对的就是对的,错的就是错的。
3. 大处着眼,关注全局
批评和自我批评应该有所侧重,毛泽东同志就强调,“关于党内批评问题,还有一点要说及的,就是有些同志的批评不注意大的方面,只注意小的方面。他们不明白批评的主要任务,是指出政治上的错误和组织上的错误。至于个人缺点,如果不是与政治的和组织的错误有联系,则不必多所指摘,使同志们无所措手足。而且这种批评一发展,党内精神完全集注到小的缺点方面,人人变成了谨小慎微的君子,就会忘记党的政治任务,这是很大的危险”。
4. 勇于承认,重在改进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点在于改正缺点,毛泽东同志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精兵简政’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李鼎铭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采用了。”陈云同志则指出,“要采取这样的态度:所有的错误要承认,讲得不对的可以批驳”“要从错误中学习,就必须克服掩盖错误的倾向”。
5. 从领导做起,发挥示范效应
江泽民同志指出,“能不能经常地自觉地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是衡量一个领导班子是否坚强有力、一个领导干部是否具有一身正气的重要尺度”。习近平同志则强调,领导干部要敢于坚持原则,严肃地而不是敷衍地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6. 注重方式方法
邓小平同志强调:“批评的方法要讲究,分寸要适当,不要搞围攻、搞运动。但是不做思想工作,不搞批评和自我批评一定不行。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批评和自我批评不是乱批一通,也不是不痛不痒,而是要有一定的章法,有相应的要求。习近平同志开出的“药方”是,批评和自我批评要“指名道姓讲问题、提意见、论危害”,要有“辣味”,让每个党员、干部都能红红脸、出出汗,防止批评和自我批评蜻蜓点水、避实就虚、避重就轻、一团和气,要“讲党性不讲私情、讲真理不讲面子”,“批评必须出于公心,不主观武断,不发泄私愤”。
7. 形成制度
各级党组织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这是党员、领导干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的组织生活制度。党通过制度引导党员、干部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分清是非,坚持原则,根据“团结——批评——团结”的原则,严格要求,热情帮助,真正达到弄清思想、团结奋进的目的。
8. 用好历史经验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成功运用集中表现在几次大的整风运动中。中国共产党曾在1942 年、1950 年、1957 年进行过规模较大的整风运动,其中延安整风最为著名。党的整风运动要求党员、干部以党的利益为重,服从上级机关领导,不搞小团体,反对个人主义或自由主义等错误倾向,重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实践,遵从群众观点和上级指示,艰苦奋斗,等等。这些要求成为党员自我批评的标准。在整风运动中,为了正确地解决党内矛盾,毛泽东同志制定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以达到“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的目的。在未来党的建设中,开展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用好这个有力武器,就要用好这些历史经验。
02
自我批判与自我超越是中国企业家最稀缺的品质
中国许多企业为什么做大以后,容易翻船或者猝死, 表面上是因为资金断裂,死在现金流枯竭,实质上是企业家缺乏自我批判精神,一夜做大暴富之后,从自恋到自大、再到自我膨胀,大过客户,牛过政府,超越时代;危机意识淡簿,没有自我批判精神,企业难以走出成功陷阱;不敬畏法制,不尊重常识、任性过度,超越企业家本位。我很欣赏中国的两位企业家,一位是华为的任正非,另一位是美的何享健。在他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最重要的企业家精神,我认为就是自我批判,时刻保持危机意识,时刻保持自我批判。
在中国企业中,几乎没有其他哪个企业的自我批判比华为公司更深入、更持久,可以说华为公司的成长史就是持续自我批判的历史。下文中,笔者以华为公司为例分享企业应如何开展自我批判。
(一)任正非最难得可贵的品质就是自我批判精神
一个企业,一个组织,要是总背负着成功与辉煌的包袱,就会离死不远。企业家,尤其是高层领导团队,要主动走出舒适区,要有自我批判精神。任正非虽然 80 岁了,但是他仍然保持着激情和奋斗精神,可以说突破了年龄上的局限,越老越有智慧。笔者认为:人不要做虾米,一红就死;要做红辣椒,越老越红,越老越辣。组织是生命有机体,和人一样,越到一定年龄靠的越是精气神,越老越要突破组织屏障。对一些老同志来说,不要认为自己退休了,就自己给自己设限,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要善于学习,要有创造能力,学会跟年轻人打交道。
任正非是军人出身,工作作风有时也很霸道,但任正非有很强烈的危机意识和自我批判精神。无论华为做多大,任正非都能做到低调务实,以谦虚的心态向一切优秀的人或企业学习。华为的自我批判首先来自任正非深深的危机感。2001年,在华为发展势头正盛时,任正非却在内部会议上提出要为“过冬”做准备,并在内刊上发表了关于危机的著名文章《华为的冬天》。他提道:“十年来我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2010 年,华为在成为全球通信行业的领先者时提出管理转型。2011 年,华为开始组织转型,并创造性地设计了“轮值董事长制”。正是这种危机感让华为始终懂得自我批判、自我调整,保持着企业发展应有的活力。
其实,华为经历的企业发展中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都是自我批判、自我蜕变的过程。可以说自我批判是任正非的一种价值主张,也是他长期坚守的核心价值观。中国人民大学吴春波教授长期追踪研究华为,梳理了多年以来任正非关于自我批判的文章以及关于自我批判的观点。
1. 自我批判的文章
1996 年,《反骄破满,在思想上艰苦奋斗》《再论反骄破满,在思想上艰苦奋斗》;
1998 年,《在自我批判中进步》《一个人要有自我批判能力》;
1999 年,《自我批判和反幼稚是公司持之以恒的方针》《自我批判触及灵魂才能顺应潮流》;
2000 年,《为什么要自我批判》;
2006 年,《在自我批判指导委员会座谈会上的讲话》;
2007 年,《将军如果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永远不会成为将军》;
2008 年,《从泥坑里爬起来的人就是圣人》;
2010 年,《开放、合作、自我批判,做容千万家的天下英雄》;
2014 年,《自我批判,不断超越》《一杯咖啡吸收宇宙的能量》;
2015 年,《转发〈财经管理团队民主生活会纪要〉》《华为公司改进作风的八条要求(重申)》;
2016 年,《前进的路上不会铺满了鲜花》《华为,可以炮轰,但勿捧杀》《不分国籍、不分人种、万众一心,用宽阔的胸怀拥抱世界、拥抱未来!》;
2017 年,《任总在行政服务解决“小鬼难缠”工作进展汇报上的讲话》《要坚持真实,华为才能更充实》。
2. 自我批判的观点
“20 多年的奋斗实践,使我们领悟了自我批判对一个公司的发展有多么的重要。如果我们没有坚持这条原则,华为绝不会有今天。”
“没有自我批判,我们就不会认真听清客户的需求,就不会密切关注并学习同行的优点,就会陷入以自我为中心,必将被快速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所淘汰。”
“没有自我批判,我们面对一次次的生存危机,就不能深刻自我反省,自我激励,用生命的微光点燃团队的士气,照亮前进的方向。”
“没有自我批判,就会故步自封,不能虚心吸收外来的先进东西,就不能打破游击队、土八路的局限和习性,把自己提升到全球化大公司的管理境界。”
“没有自我批判,我们就不能保持内敛务实的文化作风,就会因为取得的一些成绩而少年得志、忘乎所以,掉入前进道路上遍布的泥坑陷阱中。”
“没有自我批判,就不能剔除组织、流程中的无效成分,建立起一个优质的管理体系,降低运作成本。”
“没有自我批判,各级干部不讲真话,听不进批评意见,不学习不进步,就无法保证做出正确决策和切实执行。”
“只有长期坚持自我批判的人,才有广阔的胸怀;只有长期坚持自我批判的公司,才有光明的未来。自我批判让我们走到了今天;我们还能向前走多远,取决于我们还能继续坚持自我批判多久。”
“使用批判的武器,对自己、对今天、对明天批判,以及对批判的批判。”
“一定要把华为公司的优势去掉,去掉优势就是更(大的)优势。”
“自我批判是拯救公司最重要的行为。”
“倡导自我批判,但不提倡相互批评,因为批评不好把握适度,如果批判火药味很浓,就容易造成队伍之间的矛盾。”
“自我批判不是为批判而批判,也不是为全面否定而批判,而是为优化和建设而批判。总的目标是要提升公司整体核心竞争力。”
(二)华为自我批判的五大维度
在华为,任何事情都可以作为自我批判的由头。华为自我批判的维度有:
1. 基于制度的自我批判
职位体系、任职资格体系、绩效评价、劳动态度考核等,都有自评环节,这就是对评价内容的制度性自我批判。华为规定,先自评然后由他人评价。自评就是自我批判。这种基于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自评,可以使员工的自我批判更有针对性、更有系统性以及常态化。
2. 基于事件的自我批判
华为会针对组织发展中出现的某一具体事件进行自我批判。2018 年,华为发出对经营管理不善领导责任人的问责通报,并借机进行自我批判。华为通过对反映公司现实状况和运作状态的事件的自我批判,不断发现和揭示组织与人存在的问题,并以自我批判和批判为逻辑起点,持续地解决和优化这些问题。
华为对经营不善领导责任人的问责通报文件
3. 基于文章的自我批判
华为也常以内外部文章为引子,来触发公司内部的自我批判。
2009年,发布《关于各级干部结合〈再谈“一唬二凶三骂人”现象〉文章的学习,开展例行自我批判工作的通知》展开自我批判。
2010年,发布《关于组织学习欧洲大罢工案例的决议》,要求管理者进行反思。
2011年,发布《我们还是以客户为中心吗?!》,围绕背离以客户为中心展开自我批判。
2016年9月,《OPPO和vivo的“人民战争”》引发公司消费者业务群的自我批判,截至 11月7日,已有620名管理者提交个人学习心得,完成率为99.2%;各二级部门及地区部共26个办公团队已全部落实集体学习。任正非在学习简报上亲撰按语:“终端太伟大了。向一切优秀的人学习,真正敢批评自己已经是伟大的人了。不管你真谦虚、假谦虚,我真心地说你们伟大,你们是我们的希望,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一定是你们的。”
2016年,华为蓝军发布《华为可以向云栖大会学什么》,针对阿里巴巴组织召开的云栖大会进行自我批判。
2017年1月,任正非签发邮件转发了华为员工王盛青发表的一篇文章《少些浮躁,深入纵深——对业务现状的思考及改进建议》,要求各部门围绕此文进行自我批判。
4. 基于标杆管理的自我批判
标杆管理法是一种有目的、有目标的学习过程,通过学习其他标杆企业,企业重新思考和设计经营模式,借鉴先进的模式和理念,再进行本土化改造,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最佳经营模式。
标杆管理的前提首先是自我批判。只有认清自己的现状,认清自己与标杆的差距才有可能进行标杆管理。
标杆有内部标杆、外部标杆,有竞争性标杆、职能性标杆、流程性标杆。针对这些标杆,企业可以进行基于标杆管理的自我批判。
在华为,一些重大管理变革如“五个一工程”、1130日落法、美军组织、丰田管理、IBM流程的引进,都是以标杆学习为先导的。
5. 员工对公司的批判
员工对公司的批判有很多。比如,2010年,一篇题为《如果任总退休了,华为的好日子还能继续下去吗?》的帖子发布在华为心声社区上。又如,员工发表《华为反思十大内耗》《任老板,您要么就别来了,要么微服私访,不然挺扰民的!》等。对此,任正非指出:有人给公司提意见是公司的幸事。
(三)打造华为自我批判的土壤
华为为什么能把自我批判做起来?在笔者看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1. 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带头
任正非把自我批判看作拯救公司最重要的方法,他不仅是自我批判的倡导者,实际上也是自我批判的践行者。2020年12月30日,华为心声社区发布了任正非在企业业务及云业务汇报会上的讲话全文,并特意加了一段按语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任总属不太懂的一家。他经过较长时间的调研、访谈,提出了一些粗浅的看法,抛出一块‘粗砖’,供探讨、批评、参考。”这一讲话在华为内部引起巨大反响,员工纷纷发表评论。华为的优点是:不要面子,敢于自我批判。任正非表示“不要脸的员工进步快”,在华为他最“不要脸”。他一直走在自我批判的前列。
一把手能够做到自我批判是在公司营造起自我批判良好氛围最关键的因素。公司上上下下都知道,任正非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他对自己的批判是很彻底的。任正非多次在高级干部的会议上讲,当他的某些工作出现问题和失误,他在自我检查时曾数次痛哭流涕。很多人很难去想象一个大公司的老板会在下属面前这么深刻地检讨自己,然而这就是事实,就像他讲的“我若贪生畏死,何来让你们去英勇奋斗”。对自我批判,他同样身先士卒。
2. 组织保障
一件事情做得好不好,有没有组织保障非常关键。华为公司在作任何决策时都强调组织保障,一定要责任到部门、责任到人。
华为公司的自我批判组织保障有两个。一个是员工自我批判委员会。员工自我批判委员会是 2006 年成立的,并且在公司级自我批判委员会下设立了各级分委员会。公司级自我批判委员会由 18 位成员组成,任正非和轮值董事长都是这个委员会的顾问。它的职责是对全公司以及相关部门的自我批判制度建设与自我批判活动的有效实施和监督提供政策方向、政策指导,进行组织实施。华为公司的另一个组织保障是道德遵从委员会(Committee of Ethics and Compliance,CEC)。它于 2014年2月成立,这是一个实体部门,委员会下设道德遵从办公室(Office of Ethics and Compliance,OEC)。华为在全球建立了100多个道德遵从委员会。这个委员会的职责和公司的道德遵从、文化、干部培养、自我批判是相关的。道德遵从委员会和董事会、监事会一起构成了公司治理的“三驾马车”。对于各级员工自我批判委员会和道德遵从委员会,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就是第一责任人,这样自我批判和道德监督就变成有组织可控、责任明确、日程清晰的正式议程,而不再是随机开展。
3. 舆论引导
华为进行自我批判的平台是“两报一论坛”,即《华为人》《管理优化》和心声社区论坛。《华为人》的定位是传播公司动态,传达公司精神,宣传内部的先进团队和人物事迹,树立学习榜样,提升员工凝聚力。它倾向于让华为人讲述自己的故事,同时它也不断地公开自己的不足,披露自己的错误,勇于自我批判,刨松了整个公司思想建设的土壤。《管理优化》承载着诸如推动华为内部管理优化、管理进步的批判性功能,也正是这一点,让它在浩如烟海的企业内刊中脱颖而出。2015 年,《管理优化》刊登了一篇题为《一次付款的艰难旅程》的文章,直指华为内部的财务审批流程太复杂、财务人员经常设阻力等。该文引来任正非的关注,任正非怒斥华为财务团队“颐指气使”,并以总裁办电子邮件形式发给华为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和全体员工。
心声社区被誉为华为的“罗马广场”,于 2008年6月29日正式上线。华为员工自动享有该社区账号,可实名或匿名发言。外部人士以访客身份登录社区,能浏览部分开放的频道和内容。2014年8月,心声社区全新改版,2016年点击量超过4亿次。心声社区还推出App以及微信、微博等应用途径。心声社区有自我批判的专栏,里面很多文章都非常尖锐、深刻,但是任正非都允许把它们发布出来,要求大家去学习、去思考。其中有一篇文章建议“老板要么就别来了,要么微服私访”,任正非看到后让所有人去思考。诸如此类的文章还有很多。
任正非认为:“心声社区总体是很健康的,让大家免费免责提意见,使华为文化得到普及理解。虽然大家在上面‘胡说八道’,针对我们说的,有很多人来评头论足,但这些跟帖就是未来将星在闪耀。我不需要知道马甲背后是谁,但是我知道华为有人才。”
4. 制度保证
自我批判的落实还需要有制度保证。在华为,自我批判绝对不是搞个活动、仪式、运动,它是深入或者嵌入到华为的制度当中的。比如华为选拔培养干部的标准。当年任正非说过一句话,基本法审定通过以后,当公司搬到坂田总部的时候,要在总部的大门口立一块大石头,把下面的这句话刻在这块大石头上:“一个企业长治久安的关键,是它的核心价值观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
在华为,品德要求、自我批判是干部选拔要求的必备条件。选拔后备干部有一个品德考评,主要考评两项内容,其中一项是自我批判能力。自我批判能力是一票否决制的,如果一名员工不具有自我批判能力,他就不能成为后备干部。在这样的制度保证下,自我批判才能真正成为大家的行为要求。
自我批判大会也是华为落实自我批判的制度保证。华为已经开过几次声势浩大的自我批判大会:1996 年市场部集体大辞职大会,2000 年中研部将呆死料作为奖金、奖品发给研发骨干大会,等等。除此之外,华为还有民主生活会制度。华为的民主生活会一年召开一次,主题不一样,主要由道德遵从委员会布置,各级道德遵从办公室组织实施与监督。民主生活会是组织、原则、主题、实施、输出、评价、验收和后续改进的闭合循环体系。
2013年,华为公司正式通过了《关于各级管理团队例行开展民主生活会的决议》,这个决议规定民主生活会在华为成为制度。各部门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人力资源部主管是组织负责人,道德遵从办公室是监督责任人,真正使民主生活会变成了一种有组织的、可控的、责任清晰的、目标确定的日程,而不是坐下来说两句就完事。
很多公司的民主生活会名义上是自我批判,最后却变成了自我表扬,常用的批判就是那几句话——脾气不好、追求完美主义、对上级意图理解不清晰、对下级关心爱护不够等。
5. 自我批判的培训与引导
在华为新员工的培训教材中有一部分专门讲“自我批判,不断进步”,有 3 万字左右,分四章,包括在自我批判中进步、如何正确处理工作挫折、勇于自我批判、自我批判就是自我超越。可以说员工一进入华为就会在内心播下自我批判的种子,从而培养和形成自我批判的意识与习惯。
自我批判是华为的厉害之处。如果企业走不出自我批判、自我革命这一步,没有胆量正视自身的痼疾,害怕揭开伤疤或刺破脓包时的阵痛,就做不大,只能在山沟沟里打转转,见不得世面。要构建组织能力,企业必须突破自我批判的障碍,这样才能让企业和个人不断完善,迈向更高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