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北京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彭剑锋
市场需求增大,促进了咨询业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也对咨询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咨询行业来说应该是机会——黄金时代到来了,但同时也是很大的挑战。今天的咨询业面临着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时也面临着最艰难的时代。 ——彭剑锋
彭剑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先后创办了我国本土两大咨询公司和君创业及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
咨询业的春天已经来临
“经过前二三十年的发展,中国的咨询业从弱小逐步壮大,从过去的明星制、个体小团队的运作方式,逐步开始走向组织化、企业化。另外,咨询公司的品牌开始确立,客户逐渐由‘认个人’到认企业品牌,这是咨询行业进入新一轮发展的表现之一。”日前,北京华夏基石企业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彭剑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彭剑锋认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质变”时代,中国企业不仅面临产业的升级换代,同时也面临着观念转型、战略调整、知识更新、机制创新、管理能力提升的挑战,这都使得企业对咨询行业的需求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增长阶段。“尤其是在互联网、全球化、信息化浪潮席卷的今天,产生了许多新型产业和新的商业模式,但是企业家的知识以及对市场发展的认识有限,需要通过‘外脑’提供智力帮助。”
彭剑锋坦言,如果说在过去20年或30年,中国企业发展主要依赖资源和低劳动力成本的话,现在更多需要依靠软实力的提升。“软实力有六个要素:人才、技术、品牌、管理、文化、规则,这恰恰是中国企业最短缺的。在这一轮的发展中,中国企业从硬实力向软实力转化的过程需要有外脑帮助,咨询行业提供智力服务正是在帮助企业提升软实力,如人才队伍建设、管理体系构建、品牌提升、企业文化塑造等等,这都是中国企业需要的。”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涉足管理咨询业,彭剑锋可以说见证了中国咨询行业的发展历程。对此,他断言:“如今,咨询服务市场需求很大,企业要求也很高。咨询行业已经从分散走向集中。中国咨询行业在未来十年,是一个高速增长的朝阳行业,咨询业的春天已经来临。”
把脉咨询业,三大短板桎梏
“市场需求增大,促进了咨询业的快速发展,反过来也对咨询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咨询行业来说应该是机会——黄金时代到来了,但同时也是很大的挑战。”在彭剑锋看来,今天的咨询业面临着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时也面临着最艰难的时代。
“咨询机构整天给别人做战略,但是自己大多没有战略;成天帮助别人提升管理效益,但是自身的管理却做得很差;企业的生产能力提升了,咨询师的能力却停滞不前。中国咨询企业整体同质化严重。”彭剑锋告诉记者,当前咨询行业内部同质化竞争严重,为了争夺业务,互相压价导致收费低廉,近几年咨询业人均收益逐年降低。“客观来说,这是因为自身能力没有和别人拉开差距,在工具方法上没有太多创新,在产品技术方面没有形成自己的优势。”
彭剑锋坦言:“对咨询机构来讲,我认为最大的瓶颈不是没有业务,而是人才队伍跟不上。另外,缺乏数据库的支持是咨询公司的另一个短板。中国咨询机构不缺客户,缺的是为客户服务的能力,这是中国咨询业的三大短板。”
彭剑锋认为,要解决这三个短板归根结底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机制创新。“中国的咨询业还很小,和一些民营企业的规模相比,中国咨询业是滞后的。因为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规模化的咨询企业,中国咨询业还是分散的、弱小的。如何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系统管理能力、品牌运作能力、人才队伍建设能力、机制创新能力是所有咨询企业需要深思的。这一轮发展是咨询业的黄金时期,也应是中国咨询业自身能力提升的加速时期。”
彭剑锋直言,对于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咨询机构来说,未来提升规模很重要,但是不要盲目增加规模,更重要的还是提升自己的能力。“咨询业还是要停下步子思考自己的服务能力和队伍建设问题。”
吸引职业经理人回归
“咨询公司最大的压力是人才压力,咨询机构竞争越来越激烈,收入越来越低,而咨询师的收入要求越来越高,这两者是矛盾的。很多咨询公司人才被客户企业高价挖走,这也是咨询行业面临的危机之一,所以这也迫使我们想办法怎么能留住人才。”
据彭剑锋介绍,华夏基石将2011年定为“人力资源年”,一方面大量吸收有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加盟,另一方面也逐步加强企业内部员工学习和能力提升。如连续组团到日本、韩国、欧美及台湾培训学习。“对于业务我们不要求增速过高,因为人才队伍跟不上,保持30%-50%的增长就可以了,因为市场很大。”
此外,彭剑锋认为,咨询行业不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提升自己的商业价值的话,同样留不住人才。“我认为只要平台建起来,有一套好的机制,能够让大家分享,就能留住人才。”目前,华夏基石也在进行自身商业模式的创新,对大型企业,要加大产品专业化、客户专业化的力度;对中小企业,要有全方位的服务能力。“要走产品专业化,就要有差异化的产品,需要加大研发投入,有自己独特的咨询工具和方法。第二,客户专业化。要有客户基础,对行业要有深入透彻的理解;中小企业是系统服务问题,大企业是解决专业模块问题。这些都要依靠人才支撑。”
对于目前咨询机构普遍反映的短期内的人才短缺问题,彭剑锋认为:“一方面靠内部培养,因为从学校出来的学生还很难直接面对客户,更主要的途径是职业经理人的回归。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咨询公司不缺人才。培训公司也最终会回归咨询。”
彭剑锋坦言,当中国职业经理人队伍成熟以后,很多职业经理人会回到咨询公司。将来咨询公司会是职业经理人职业生涯的平台,是一个跳板,他们可以不断在职业经理人和咨询师之间互换角色。“我们现在应该有更多的机制,让职业经理人回到咨询公司,这是一条出路。”
彭剑锋坦言,随着中国企业上市进程的加快,作为以提供智力服务为主的咨询业,目前上市还很难,因为咨询公司是持续的智力贡献过程,缺的不是资本,而是人才和机制。
“现在咨询公司都在进行商业模式创新。我觉得咨询行业只要踏踏实实去干,把自己的战略思考清楚,做好机制建设,储备好人才队伍,还是能做大的,不至于像现在一样,中国已经有了世界级企业,但是咨询还是一个低层次、不是企业化运作的行业。但是这要有个过程,超前也不行。”
对于本土咨询机构如何做大,彭剑锋认为:“一是本土咨询公司要持续不断地提升自身能力,创新咨询服务产品,实现整体竞争力的升级换代,通过自身不断的实践与积累获得发展,这是内成长的路径;其次,运用资本的杠杆来进行产业整合,通过重组带来智慧和能力的聚合,嫁接竞争能力,这是一种外成长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