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深水区,国企管理变革要具新思维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创新与变革”论坛在京举行
“当下我国经济正处在经济增速换档期,国企全面深化改革进程步入深水区,我认为,在新形势下国企改革的最大挑战有两个,一个是人,一个是国企的经营要素。”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华夏基石管理咨询集团董事长彭剑锋上周五在北京表示。
彭剑锋是3月28日在北京召开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如何创新与变革”论坛上讲这番话的。此次论坛由华夏基石管理咨询公司、《企业观察报》和中国人力资源开发协会企业分会共同举办,论坛吸引了200多位国企管理者。
国务院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王润秋,企业风险管理专家、国资委改革局原副局长周放生,中国企业发展与改革研究会秘书长、《企业观察报》社长耿清智,彭剑锋董事长以及华夏基石的人力资源专家分别在论坛上发表了主题演讲。
国企改革方向
做强做优对标世界一流
国企改革的方向究竟是什么?国资委改革局副局长王润秋在主题演讲中谈到,国家兴必须企业兴,大企业是顶梁基柱。“但要探讨如何做强、做优,首先需要认清我们所处的位置,我们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关键差距在哪里?”
王润秋特别指出,我们所说的世界一流的企业并不是指“世界500强”,“世界500强”排名是以销售收入为主要指标的,准确地说应是“世界500大”。既强且优的世界一流企业有两个基本标准:一是在全球业内出类拔萃,二是基业常青。
通过对世界一流企业的研究分析后,王润秋得出结论:中国企业与世界一流企业的差距不在资产规模、发展速度、资金实力等“硬实力”上,而是在内生增长、长期积累的“软实力”上。这种“软实力”主要体现为管理中的7个核心要素:人才开发和企业文化、业务结构、自主研发、自主品牌、管理与商业模式、集团管控、风险管理。王润秋认为,当前,国企经营管理中得分最低,最大的短板是品牌建设。
为了寻找差距、对标世界一流,国资委提出国企改革的“四优”、“四强”方向:“四强”,即自主创新能力强、资源配置能力强、风险管控能力强、人才队伍强;“四优”即经营业绩优、公司治理优、布局结构优和社会形象优。
王润秋指出,“强”和“优”的内涵很丰富,在“强”和“优”的基础上,具备条件的企业应该更上一层楼,应该瞄准世界一流往上攀登。而且,这个攀登的过程没有终点。
推进国企改革不能打“小算盘”
“国企改革要解决的只有两个问题,一是企业经营的问题,以前什么都说不了不算,现在什么都说了算;二是国有制度体制的市场化问题,要解决体制和机制的问题,就要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因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国企改革专家周放生在论坛上说。
作为国有企业改革政策曾经的制定者之一,周放生的讲话被与会者赞为“非常实在”。他认为,国企目前最重要的问题是,无人对企业的经营承担后果。
周放生认为,目前国企改革最需要突破的在这三个方面:干部能上不能下、收入能高不能低、员工能进不能出。而在“加快发展混合制”这一改革路线图下,企业员工持股将是一个重要的突破方向。周放生称,他理解的混合所有制,将来理想的状态应是三足鼎立,就是由国有资本、民营资本、员工资本构成混合所有制,而不是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的二元结构,因为三元结构才是最稳定的。
周放生还特别提醒,无论是国企经营者还是民企老板,改革都不能打“小算盘”,不能有“趁机捞一把”的心态,不要计较“一城一池”的得失,不要在存量上打主意、做文章,而是要着眼与未来,合理切好蛋糕谋求更好更大的发展。
改革的核心要素还是人
《企业观察报》社长耿清智旗帜鲜明地指出,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最终要落实到制度创新上,落实到管理变革上,而国企管理变革的核心是人的变革,首要的就是从党管干部到职业经理人的机制构建。
耿清智认为,建立符合现代企业治理结构的职业经理人制度,就是要充分调动和发挥企业家的创新能力,让成为市场主体的国有企业有足够的能力参与市场竞争。而建立起适合国企发展的职业经理人管理模式,需要从五个方面着力:
首先,政府主管部门要实现职能角色的转换,要从过去由政府主管部门直接任命企业经营者,转变为交由企业董事会决定聘任机制;
其次,国有企业要打破现有用人制度的行政级别限制,扩大职业经理人选择范围,实施跨地区、跨所有制竞争上岗,建立起规范的职业经理人任用机制;
第三,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的薪酬激励体系应该由董事会代表出资人确认,由企业来制定与经营责任相对应的分配激励机制自己的薪酬体系;
第四,加强职业经理人社会化评估的制度建设,让职业经理人信息公开透明,建立起个人的职业信用;
第五,学术界、管理咨询界和舆论界应当为治理经理人的建立发挥独特作用,推进各项改革目标和措施的落实,积极宣传推广优秀企业的发展经验。
对于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变革,华夏基石的人力资源专家从集团管控、人才内生机制等几个方面也给企业提供了思路和建议,具体内容请关注本报“组织与人力资源版”的后续报道。
(文章转载自《企业观察报》 记者 尚艳玲)